人们对于自己工作的计划远没有买一件衣服花的时间多【一】_来源:吴家瑶的相册
(2011-11-07 11:08:01)
标签:
行业依赖外资投行有些兴趣教育 |
分类: 教育 |
转眼已经工作5年多,期间从开始的四大,到后来的外资投行,到现在的私募,近2年
跳得也比较频繁,有些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找工作的同学有点帮助。
我不赞同现在流行的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须知,现在的你就是你以前选择的结果,
将来的你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找第一份工作一定要慎重。另外工作的头三年仍然是
你学习的过程,从一个懵懂的你到以为颇有专业技巧的成熟人士,这些需要的是一个
正规的机构,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大公司灌输给你。
有调查显示,人们对于自己工作的计划远没有买一件衣服花的时间多。这是一种对自
己不负责任的表现,现在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十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或者缔造
了自己的商业王国,或者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或者一家人和和美美,或者平淡的生
活,无论怎样,都没有错,关键是你想要的。
下面详细说说各个方面。
一、兴趣
这里所说的兴趣是专业上的兴趣,而不是那种我就喜欢钱多活少的工作,这种谁都喜
欢,如果你的家族和权钱都没有很大关系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打好自己的基础。兴趣
可以消除你工作的疲劳,加深对琐事的关注。兴趣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你喜欢
哪些课程。哪些书你喜欢看,通俗点讲,哪些你想一口气读完,哪些你看着会睡着。
二是你哪些课程的成绩好。这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来你的爱好,如
果你非要说这些不是你的爱好的话,业内做的好的喜欢上的也比比皆是,毕竟这是一
个展露你自己的舞台。我说这点的理由是,有些朋友现在赚的也挺多,但是老是说现
在的我不是真的我,活着挺累,想换行,但是前期积累太多,舍不得。
二、行业
这里我想分两个维度来讲,一是行业的发展,二是对人才的依赖程度。行业的大小不
是说这个行业太小,容不下你发展,是说,当你在这个企业遇到一定挫折的时候,想
换工作,你可以从容地换。怎么看行业发展,宏观讲,你可以从这个行业近些年的增
长数据,需求关系,你周围朋友的反馈方方面面都能了解到。微观讲,行业内是不是
有一些大的公司,龙头的企业,你在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行业领先的公司,在将来换
工作的时候会深有感触。
对人才的依赖程度是行业内重视人才的程度,一般来讲,制造业对于人才的依赖小于
金融、软件技术等领域对于人才的依赖。制造大多的成本还是机器折旧,而金融咨询
等领域,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资源了。为什么要这么考虑?因为你作为一个人才,企
业对你的依赖越多,你得到的越多。这也能说明为什么有些行业工资高,有些低。
三、地域
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者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的分布是有地域的。在选择工作时候应
该选择行业集中的地方,一来你可以随时更新你的资讯,让你不会陷在自己的小圈圈
里面,二来你可以交到很多上下游的朋友(这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三来跳槽方便。
比如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强大的关系背景)、上海(外资正规的私募文化
)、深圳(野蛮成长的金融机构),如果你选择投资作为你的这三个地方绝对是你的
首选。我看到帖子上有人做IT的想去嘉兴,我想应该慎重考虑下。
四、公司
选公司当然是选最适合自己的,这和公司的文化有关。有些鼓励创新,有些鼓励服从
,各式各样。但是总的来说应该选择行业排名前列的公司,你在将来的时候将会得到
行业的承认,知识不太会落后,还有一点,在将来的工作中,你会得到同行的尊重。
在你自己还没有足够牛之前,需要一个强大的公司作为你的后盾。
五、部门
我看到上面有很多同学拿到了一个公司的offer,但是什么部门,什么内容都没有搞
清楚,这点很危险。比如GE,它有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部门,也有金融部门,也有电
灯,这中间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来了解:1、师兄师姐。多
年的工作经验让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部门,也了解整个行业。2、直接问人力资源,
我入职后主要的工作是什么。3、看相关行业的研究资料。另外需要清楚的一点是,
一个很大的公司,不是每一个部门都是强项,比如MS强在windows和office,他的bing
就不尽如人意,互联网市场也如此。baidu强在中国的业务,在世界市场也就不如人
意。你需要了解你是不是进入了他的核心的部门(也就是它竞争力的来源和利润主要
来源的部门),这点很重要。同样在你进入公司之后,强势部门的话语权非常强,你
过得也舒服些。
下面说说对各种纠结的看法。
一、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这主要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选择。一个是事业的打拼,一个是比较如意的小日子。如果
你想拼搏,去北上广是不二选择,但是很多当初来上海的朋友现在各自回家了,不是
他们的竞争力不够,而是他们觉得这种生活方式不适合他们。我理解各位刚毕业时候
的雄心,但是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或许活得舒服点也很好。回家有爸妈照顾,晚上
有热饭吃,累了倦了有爸妈安慰,实在不想工作可以裸辞,凡此种种,很是让人羡慕
。当然这要和上面我所说的行业的分布联系起来,如果你家乡恰好是你想做的行业的
集中地,那就大胆地支援家乡建设吧,别想着去北上广就有多光耀,里面的苦只有体
会了你才能明白。
二、异地朋友
说句打击大家的话,我圈子里面,毕业后异地能最后成的,我没见到,基本大概半年
到一年就分了,这点仅供参考。
三、起薪
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同学们应该大胆一些,问薪资不是一件让人羞愧的事情,请仔
细了解清楚。包括每月的底薪,过节费,额外补贴(出差,交通,吃饭等补贴),年
终奖金,项目提成,四金缴纳标准,凡此种种,必须问清楚。了解了之后,就可以开
始分析了。首先,起薪是企业对人才看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一直认为,企业给你
多少钱,就是他认为你值多少。所以一个只出3000一月的企业说他很重视人才,大抵
是不靠谱的。那也不是越多越好。我不了解现在一般公司的起薪,我们那时候5-6K是
一个不错的水平,考虑到通货膨胀,现在估计7-8K应该不错了。在拿到一个平均水平
起薪的情况下,请不要为了起薪高低1-2K而纠结了,你应该想的是下面一点。
工资的增幅。我记得毕业的时候,很多去IT企业的工资是我们的两倍,但是几年下来
,工资的涨幅并不大。我提醒同学们注意,多了解下工资的涨幅的情况。
四、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我很赞同去大公司,毕竟一切都比较成熟,流程都很全面,刚毕业应该多接受正规的
训练,形成了自己以后做事的风格,才有了剑走偏锋的基础。至于说,小公司可以给
更多锻炼的机会,这种说法一般站不住脚。一是大多小公司待遇不高,如果给期权,
风险也太高;二是容易让你走歪而不知道正儿八经这种流程应该怎么做;三是,毕业
生一般都高看自己,觉得自己到小公司去就是栋梁之才,人家一定会重用,其实小公
司治理结构更不完善,更加随意,可能让你更加郁闷。上面帖子有人说去360和创新
工场的问题,我比较认同去360(虽然我对360的头有些看法),360毕竟是一个已经
比较成熟和成规模的企业,创新工厂里面的项目,很可能就是3,4条枪,还是一个idea
正在实现的阶段,风险多大可想而知。
五、外资、国企、民企
这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主要还是要看个体。外企里面关系也很复杂,并没有想象的
那么纯粹,玻璃天花板也很多。很多运行的好的国企也很尊重人才,如果领导想做事
情,其撬动的资源比外企更加可观。不过一般讲,国企比较讲政策点,外企比较商业
化一点。像我们学校毕业的同学,民企最好就盯着顶上的几个集团,下面的比较良莠
不齐。
六、部门
一般公司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投资战略等等部门。总的来说,
为公司直接创造利润或者战略优势的来源部门的都是强势的部门,预算也高,当然正
式人员的待遇一般也都不错。比如投行的前台,基金经理,FMCG行业的销售,IT行业
的研发等等。当然部门需要和你的性格相合,比如销售总得外向些,财务总得严谨些
,性格相合的工作你总会做起来比较轻松。
最后有几句对还没有offer的同学,首先别着急,自乱了阵脚,再仔细地修改下简历
,请教下有牛offer同学该怎么写,其实同学的关系是最纯粹的,多问问,别不好意
思。另外,如果你心仪的公司过去了,你可以找一个在他家附近的,做类似工作的,
名气也还行的企业做着,以后他们家有空缺了,毕竟近水楼台。而且你可以认识很多
朋友,有些可能就是他们公司的,一来可以走内部推荐,二来说不定你了解下来,觉
得也不过如此。
很久没写东西了,思路有些乱,大伙将就着看看,其中如有一两点对大家有启发,也
算没白写了。
PS:推荐大家看看前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的退休感言,应该会有很多帮助,另外想
从事IT行业的同学,可以看看最近的新书《浪潮之巅》,还有以前的老书《硅谷之火
》,了解下IT的发展,不管是对行业的了解还是作为吹牛的资本,都是很好的参考。
跳得也比较频繁,有些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找工作的同学有点帮助。
我不赞同现在流行的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须知,现在的你就是你以前选择的结果,
将来的你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找第一份工作一定要慎重。另外工作的头三年仍然是
你学习的过程,从一个懵懂的你到以为颇有专业技巧的成熟人士,这些需要的是一个
正规的机构,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大公司灌输给你。
有调查显示,人们对于自己工作的计划远没有买一件衣服花的时间多。这是一种对自
己不负责任的表现,现在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十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或者缔造
了自己的商业王国,或者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或者一家人和和美美,或者平淡的生
活,无论怎样,都没有错,关键是你想要的。
下面详细说说各个方面。
一、兴趣
这里所说的兴趣是专业上的兴趣,而不是那种我就喜欢钱多活少的工作,这种谁都喜
欢,如果你的家族和权钱都没有很大关系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打好自己的基础。兴趣
可以消除你工作的疲劳,加深对琐事的关注。兴趣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你喜欢
哪些课程。哪些书你喜欢看,通俗点讲,哪些你想一口气读完,哪些你看着会睡着。
二是你哪些课程的成绩好。这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来你的爱好,如
果你非要说这些不是你的爱好的话,业内做的好的喜欢上的也比比皆是,毕竟这是一
个展露你自己的舞台。我说这点的理由是,有些朋友现在赚的也挺多,但是老是说现
在的我不是真的我,活着挺累,想换行,但是前期积累太多,舍不得。
二、行业
这里我想分两个维度来讲,一是行业的发展,二是对人才的依赖程度。行业的大小不
是说这个行业太小,容不下你发展,是说,当你在这个企业遇到一定挫折的时候,想
换工作,你可以从容地换。怎么看行业发展,宏观讲,你可以从这个行业近些年的增
长数据,需求关系,你周围朋友的反馈方方面面都能了解到。微观讲,行业内是不是
有一些大的公司,龙头的企业,你在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行业领先的公司,在将来换
工作的时候会深有感触。
对人才的依赖程度是行业内重视人才的程度,一般来讲,制造业对于人才的依赖小于
金融、软件技术等领域对于人才的依赖。制造大多的成本还是机器折旧,而金融咨询
等领域,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资源了。为什么要这么考虑?因为你作为一个人才,企
业对你的依赖越多,你得到的越多。这也能说明为什么有些行业工资高,有些低。
三、地域
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者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的分布是有地域的。在选择工作时候应
该选择行业集中的地方,一来你可以随时更新你的资讯,让你不会陷在自己的小圈圈
里面,二来你可以交到很多上下游的朋友(这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三来跳槽方便。
比如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强大的关系背景)、上海(外资正规的私募文化
)、深圳(野蛮成长的金融机构),如果你选择投资作为你的这三个地方绝对是你的
首选。我看到帖子上有人做IT的想去嘉兴,我想应该慎重考虑下。
四、公司
选公司当然是选最适合自己的,这和公司的文化有关。有些鼓励创新,有些鼓励服从
,各式各样。但是总的来说应该选择行业排名前列的公司,你在将来的时候将会得到
行业的承认,知识不太会落后,还有一点,在将来的工作中,你会得到同行的尊重。
在你自己还没有足够牛之前,需要一个强大的公司作为你的后盾。
五、部门
我看到上面有很多同学拿到了一个公司的offer,但是什么部门,什么内容都没有搞
清楚,这点很危险。比如GE,它有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部门,也有金融部门,也有电
灯,这中间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来了解:1、师兄师姐。多
年的工作经验让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部门,也了解整个行业。2、直接问人力资源,
我入职后主要的工作是什么。3、看相关行业的研究资料。另外需要清楚的一点是,
一个很大的公司,不是每一个部门都是强项,比如MS强在windows和office,他的bing
就不尽如人意,互联网市场也如此。baidu强在中国的业务,在世界市场也就不如人
意。你需要了解你是不是进入了他的核心的部门(也就是它竞争力的来源和利润主要
来源的部门),这点很重要。同样在你进入公司之后,强势部门的话语权非常强,你
过得也舒服些。
下面说说对各种纠结的看法。
一、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这主要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选择。一个是事业的打拼,一个是比较如意的小日子。如果
你想拼搏,去北上广是不二选择,但是很多当初来上海的朋友现在各自回家了,不是
他们的竞争力不够,而是他们觉得这种生活方式不适合他们。我理解各位刚毕业时候
的雄心,但是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或许活得舒服点也很好。回家有爸妈照顾,晚上
有热饭吃,累了倦了有爸妈安慰,实在不想工作可以裸辞,凡此种种,很是让人羡慕
。当然这要和上面我所说的行业的分布联系起来,如果你家乡恰好是你想做的行业的
集中地,那就大胆地支援家乡建设吧,别想着去北上广就有多光耀,里面的苦只有体
会了你才能明白。
二、异地朋友
说句打击大家的话,我圈子里面,毕业后异地能最后成的,我没见到,基本大概半年
到一年就分了,这点仅供参考。
三、起薪
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同学们应该大胆一些,问薪资不是一件让人羞愧的事情,请仔
细了解清楚。包括每月的底薪,过节费,额外补贴(出差,交通,吃饭等补贴),年
终奖金,项目提成,四金缴纳标准,凡此种种,必须问清楚。了解了之后,就可以开
始分析了。首先,起薪是企业对人才看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一直认为,企业给你
多少钱,就是他认为你值多少。所以一个只出3000一月的企业说他很重视人才,大抵
是不靠谱的。那也不是越多越好。我不了解现在一般公司的起薪,我们那时候5-6K是
一个不错的水平,考虑到通货膨胀,现在估计7-8K应该不错了。在拿到一个平均水平
起薪的情况下,请不要为了起薪高低1-2K而纠结了,你应该想的是下面一点。
工资的增幅。我记得毕业的时候,很多去IT企业的工资是我们的两倍,但是几年下来
,工资的涨幅并不大。我提醒同学们注意,多了解下工资的涨幅的情况。
四、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我很赞同去大公司,毕竟一切都比较成熟,流程都很全面,刚毕业应该多接受正规的
训练,形成了自己以后做事的风格,才有了剑走偏锋的基础。至于说,小公司可以给
更多锻炼的机会,这种说法一般站不住脚。一是大多小公司待遇不高,如果给期权,
风险也太高;二是容易让你走歪而不知道正儿八经这种流程应该怎么做;三是,毕业
生一般都高看自己,觉得自己到小公司去就是栋梁之才,人家一定会重用,其实小公
司治理结构更不完善,更加随意,可能让你更加郁闷。上面帖子有人说去360和创新
工场的问题,我比较认同去360(虽然我对360的头有些看法),360毕竟是一个已经
比较成熟和成规模的企业,创新工厂里面的项目,很可能就是3,4条枪,还是一个idea
正在实现的阶段,风险多大可想而知。
五、外资、国企、民企
这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主要还是要看个体。外企里面关系也很复杂,并没有想象的
那么纯粹,玻璃天花板也很多。很多运行的好的国企也很尊重人才,如果领导想做事
情,其撬动的资源比外企更加可观。不过一般讲,国企比较讲政策点,外企比较商业
化一点。像我们学校毕业的同学,民企最好就盯着顶上的几个集团,下面的比较良莠
不齐。
六、部门
一般公司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投资战略等等部门。总的来说,
为公司直接创造利润或者战略优势的来源部门的都是强势的部门,预算也高,当然正
式人员的待遇一般也都不错。比如投行的前台,基金经理,FMCG行业的销售,IT行业
的研发等等。当然部门需要和你的性格相合,比如销售总得外向些,财务总得严谨些
,性格相合的工作你总会做起来比较轻松。
最后有几句对还没有offer的同学,首先别着急,自乱了阵脚,再仔细地修改下简历
,请教下有牛offer同学该怎么写,其实同学的关系是最纯粹的,多问问,别不好意
思。另外,如果你心仪的公司过去了,你可以找一个在他家附近的,做类似工作的,
名气也还行的企业做着,以后他们家有空缺了,毕竟近水楼台。而且你可以认识很多
朋友,有些可能就是他们公司的,一来可以走内部推荐,二来说不定你了解下来,觉
得也不过如此。
很久没写东西了,思路有些乱,大伙将就着看看,其中如有一两点对大家有启发,也
算没白写了。
PS:推荐大家看看前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的退休感言,应该会有很多帮助,另外想
从事IT行业的同学,可以看看最近的新书《浪潮之巅》,还有以前的老书《硅谷之火
》,了解下IT的发展,不管是对行业的了解还是作为吹牛的资本,都是很好的参考。
~~~~~~~~~~~~~~~~~~~~~~~~~~~~~~~~~~~~~~
围脖:http://t.sina.com.cn/zhedawangshi
浙大往事:http://blog.sina.com.cn/zjus
商战明:http://blog.sina.com.cn/shangzhanm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