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往事人写的保研总结
(2010-11-06 16:51:35)
标签:
往事保研政策外推指标杂谈 |
轰轰烈烈的保研大业已经落幕,直博生和直硕生都只剩下一些扫尾工作要做了,不需要花太多智商与心力了。整个保研的过程有苦有乐,有酸有甜。结果固然重要 ,但过程也让我收获良多。想想一开始自己的迷茫,从慢慢探索开始,逐渐对保研整个政策体系和流程有一个了解。这里就分条列出,希望对学弟学妹有所帮助。不过,提醒学弟学妹,这只是我个人的认识,难免有偏颇。另外,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政策每年都有变,大家还是要根据最新的政策做分析判断,自己选择,自己承担。先bless,喝口茶,慢慢写开来……
1 保研政策
不得不说,我觉得保研政策真的让我想去shi,太恶心了。可是适应是王道,研究清楚政策,就不会耽误事了。
关于指标。参加过保研的同学对“外推名额”这个东西并不陌生。一般来说,外推需要双向指标,外推名额指的是母校给的指标,而通过接受学校的面试,则意味着你拿到了接受学校的指标。两个都拿到,才能保上。接受学校的名额体现为“接收函”,母校名额体现为一张全国表(全国推荐免试硕士生(直博生)登记表)和验证码。为什么搞这么复杂,无非是教育部想控制指标,统筹安排。
不过,各个学校在保研的时间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存在一些时间不对称的麻烦,例如母校要分配外推名额了而接受学校还没有寄接收函。这种情况下要灵活变通,例如上述例子就可以麻烦接受学校的教务部开具接受证明,传真到母校。
另外,必须特别说明的是清华和北大的直博生。清华和北大的推免说明上一般都是直博不占外推名额。不过不同年份的情况不同。
2 保研流程
一般9月份中科院和各高校会挂出推免通知。不过,往往在这之前就要开始关注了。根据自己的情况,查阅往年的推免招生说明,预选出一些学校。然后到8、9月份,每隔一段时间,例如一周,把这些学校的研招网过一遍,或者百度搜一下,不要错过报名。按照推免通知的说明邮寄材料就好,同时自己心里有一个优先级,如果面试冲突好有所取舍。不过我最后只投了三所学校,这个也因人而异了。
3 保研心得
首先是材料的准备。这是第一道门槛,务必用心准备。
然后,说下套词。有的同学在3、4月份就跟导师联系,有的8、9月份,有的干脆就不联系,直接免试。这个问题很难说,不过个人认为,能提前联系还是联系一下,如果能见面就见一面,一般情况下总没坏处。一般中科院的导师见面比较给力,而大学的老师,不见貌似影响也不大。还是问学长学姐,具体学校具体分析吧,我这就不一一罗列了。
面试。这个很重要,除非你能做到在面试前导师就内定是你,那面试就是走过场,你可以轻松打酱油。否则,一定要提前打听好面试流程,做好准备。
4 保研纠结
拒offer。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你要辜负一些人,同时可能影响到学弟学妹。我是这样想的。其实母校是最让人有感情的地方,当你离开母校,去一个新的地方读书之后,你肯定希望母校的人多来一些,这样才不感到孤独。人类社会么,本来就是一个集体与另一个集体之间的争夺。所以,首先辜负的便是被你拒的地方的学长学姐。第二,对学习学妹会有影响。如果你是导师,某学校的学生经常通过面试却拿不到名额,那么,再招生的时候,同等条件肯定不会再要这个学校的学生,因为导师招生也是有风险。这也就是第三个辜负,辜负收你的导师。如果你最后不去了,他就要招统考生,这里不是歧视统考生,统考生也有很优秀的,但是毕竟招到科研能力高的学生的概率小了。所以,如果真的要拒offer,还是怀着感恩的心,跟学长学姐还有导师认真地打个电话说一下。
可能存在的被忽悠情况。这个我倒是没遇到,不过我有听说学长讲过被忽悠了,后来只能10月份才开始准备考研的情况。如果说拒offer有学生违约嫌疑的话,我想也存在导师口头说不出意外接受你,但是后来却没被录取的情况。这不涉及对与错,因为毕竟存在很多偶然因素以及不可抗拒因素。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一句,拿到招办开具的官方接受文件才是王道,这个道理就像那些商人的“现金为王”,不到手的都是虚的。
5 保研快乐
学长学姐很给力!他们会给你很多很多的帮助。这种感觉就像在他乡遇故人。很美好。
收获与成长。我相信,每个经历过外推的同学都会觉得自己好好的成长了一回,各种收获,经历过,才知道。
最后,祝贺保研成功的XDJM们,同时祝福明年保研的弟弟妹妹们。B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