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
课的密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体育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体质的增强的重要保证,而这些体育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体质有增强主要靠学生亲身参加多次、经常、反复的练习。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地加大体育课的密度,让学生在课上多练习、多实践。
一、
(一)
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运动之间的时间比例。每次课中的教学活动有教师指导、组织实施、学生练习、观察与休息、学生互相帮助与保护等5项。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专项密度,如教师指导的密度、课组织措施密度、学生练习密度等。
课的密度与安排是否合理,即是否有效、合理地使用体育课的时间,直接影响课教学目标的实现。课的各项活动都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构成课的整体活动。如果某项活动安排不合理,会给课的整体活动或其他项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就会直接影响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从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来看,学生的练习密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它反映学生实际身体活动的时间。注重安排好和合理增大课的练习密度,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与方法,发展体能,增强体质,实现课的教学目标。但其他活动也不能忽视,如组织措施不当,浪费时间,必然减少课的合理总时间和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也必然影响课的综合密度。
从目前不少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普遍存在着课的密度过少的不良现况,如一节体育课的内容是跳高,全班五十几位学生排着长长地两排队伍站着、看着、等着一个一个地轮到自己,时间一长,队伍中就难免有人讲空话、吵闹,教师几次制止无效果,素性停下练习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节课练习次数不超三次,运动量不超两三分钟,这样如何达到体育课的目标呢?所以,应当采取措施适当提高课的密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抓。
一、认真备课、全面考虑
体育教学也是一门科学,一项艺术,大有讲究,不可掉以轻心。备课除了吃透教材,明确任务,还要全面考虑如何增大学生练习密度,又不能使学生身体某部分过于疲劳,做到身体各部位全面得到锻炼,考虑如何在课堂教学内容变换衔接时,充分利用时间,考虑课的内容搭配等。一般是把技巧、跳跃等教材和球类、游戏教材相搭配。充分利用时间,在集合、分散或往返调动中,不要浪费时间。
二、准备完善、措施具体
体育课的课前准备工作,是经常的,大量的,不可马虎的,上课要用的球要打足气,要用的沙坑要挖松,要用的线要划好,要用的器材还要事先检查,做到安全可靠,有时还要对小干部进行课前辅导,只有这样上课才能做到有条不紊,不浪费时间,加大密度。措施具体也就是安排练习要有分有合,有松有紧。"分"是为了增加练习密度、突出"练"字,"合"是为了集中分析、交流经验、互相观摩,二者缺一不可。"分"太多影响积极性,"合"太多浪费时间,所以教师一定要合理把握,对每次练习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质量、练习次数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而且还要有时间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应有的密度。
三、明确任务、合理安排
体育课一定要明确任务。教师上课,首先是提出任务,然后才能谈到完成任务。任务提得必须明确、具体和可行,而且要能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不同的任务要在不同阶段逐步地明确提出,落实到每个学生。有的学生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要求,要及时提出第二阶段的要求,在单位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同时活动起来,还可以采用竞赛或游戏的手段,在体操武术的教学中,可以把体操武术编组成套。在练习之时经常成套连贯地行云流水般的进行练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讲解示范,以保证做准备活动的密度和强度。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保持应有的密度。
四、精讲多练、重点示范
精讲不等于少讲,关键在精。一个动作有几个要点,其中有的是重点或关键技术,讲解要精,就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最好逐讲逐练,用通俗、形象、简洁地语言把重点讲清,把应该防范的事项告诉学生。对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要及时纠正,不可贻误。进行纠正时,教师要使用积极的鼓舞情绪的语言。首先是肯定正确的,然后针对缺点提出要求,比如说:"起跳和腾空都很好,如果把膝关节再收靠近胸部就更好了!"既纠正了缺点又鼓舞了信心,指出了努力方向,使学生始终情绪饱满练了还想练。课中示范时要选择合理的示范角度和方位,分解关键动作,尽量做到费时少效果佳。
五、健全组织、培养骨干
培养学生中的小干部和技术骨干工作,万不可忽视。班级里有了一批小干部和技术骨干,就可能广泛地用分组或分组轮换形式教学,这对于场地小、器材少的学校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我一般把学生分成二至四组,有时甚至分六至八组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实际活动时间就相应增加了几倍。学生需要分几个组,每组应该选出固定的小组长。小组长是教师的助手,同时也是组织同学进行练习的骨干;组数和每组人数视场地设备情况而定。有了这样的组织就可克服教师本身忙得团团转的现象,才有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指挥全局,完成课的主要任务上。当然,对待这些小于部和技术力量,上课不仅利用他们,平时还要经常性的培养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