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倾听春天苏醒的声音

标签:
二十四节气文化时评 |
一雷惊蛰始,酣睡春醒时。2021年3月5日16:36:32,我们将迎来辛丑年(牛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古称“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因避汉景帝刘启名讳,改为“惊蛰”。惊蛰,顾名思义,震惊了隐居的虫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古人曰:“春雷惊百虫” 。意思是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古代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中国的先民称此节气为“惊蛰”,是对天地自然的精准命名:到此时节开始有雷,蛰伏的虫子听到雷声,受惊而苏醒过来,结束了冬眠。
“春雷响,万物长!”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韦应物《观田家》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惊蛰,唤醒了万物,亦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我们。倾听万物苏醒的声音。阳光、雨水、空气和心情,都是新的。在这个万物新发的开始,愿你的心里装一个桃花源,无论怎样的境遇,都对生活充满热爱。一起“犇”一场牛年“春天的约会”吧!不负春光,不负自己。我们用最美的姿态,遇见最好的自己!




农事谚语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
春季生产掀高潮,从南到北忙春耕。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
地化通,赶快耕。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