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w690/001HkP5Ozy7oQHq9BW39b&690
《瓯闽谜踪》:闽东北“海丝路”大揭秘
http://s12/mw690/001HkP5Ozy7oQSBVdh11b&690
“唐五代甘棠港”与“海丝”渊源,穿越千年引关注。
http://s12/mw690/001HkP5Ozy7oQSD3lq33b&690
刘宋元嘉时代是
公元424-453年,史称“元嘉之治”高丽百济国使来夷固麻(即古温麻指闽东福安白石司白马港)进贡。
http://s14/mw690/001HkP5Ozy7oSux0zN33d&690
http://s10/mw690/001HkP5Ozy7oSuyrSOJ29&690
http://s10/mw690/001HkP5Ozy7oSuBZIiR69&690
http://s2/mw690/001HkP5Ozy7oQI9a1yN31&690
福安新闻网消息(林耀琳)10月29日,由福安作家郑望,退休6年潜心撰写的《瓯闽谜踪》,正式著作出版。这本书,既是文化耕耘者默默奉献的一道佳肴,也是对一方山水历史与文化的探索。
郑望是省作协会员,著有《飘香白云山》。《瓯闽谜踪》撰写内容有八部分:第一部分闽越国谜影。追溯早在一至二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闽东繁衍生息。探秘闽越国核心地带的古闽东,素有“瓯闽名区”盛誉;第二部分罗江县谜失。从《宋书·州郡志》等典籍中觅迹,拨开历史云雾,考据闽东最古老的罗江县存废的历史(寻找西晋南朝罗江县的迭代脉络,并非基于其重要性,而是为了闽东历史表述的完整性);第三部分“山号黄崎”谜团。通过对地理形胜、行政沿革等材料细致篦梳剔抉,钩沉黄崎古镇的地域风貌和浮沉起伏;第四部分甘棠港谜事。通过多维度勾连旧事逸闻与历史人文,呈现唐末宋初闽东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民间“遗珠”都是一段历史,以原生态和穿越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诉说瓯闽人家生存的历史与现实;第五部分白石司谜痕。讲述黄崎、白石司、下白石地名演变故事,解读深层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从地名衍流体会文化的乡愁;第六部分闽海道谜语。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到了民国三年(1914年)民间习惯称呼闽东为
“闽海道”。探寻沿海村落海洋文化,呈现地方风土人情、历史人文等内容。其实,村落也是一种活态的诠释,保存着“闽瓯”巨大空间的复杂感受;第七部分海诗路谜恋。从唐宋诗词识读“渔光网影的家园”,俯拾风景名胜、名人乡贤、艺苑风采;第八部分非遗谜俗。探古新痕,非遗匠人们,通过一个个非遗传统密码,把民间、民俗技艺融入当代生活,动态诠释“忘不了的乡愁”。
“去找回属于自己区域的东西,并把它放回历史的原处。这是追寻与破解《瓯闽谜踪》的初始原因,也是乡土历史意识的一种觉悟。”六年来,郑望深入研究瓯闽地域文化精神,从浩繁的文献中淘取可资参考的“古瓷片”,尤其是对黄崎港、甘棠港、白石司历史人文的研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为探讨区域文化留下珍贵的资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