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读有感
(2010-09-09 17:42:56)
标签:
杂谈心灵独语心灵心理教育健康有感 |
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
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听之不闻名曰希, 希同少相近,少说话是随从自然。从人的本性上讲,从保护自身讲,少说为佳。
天地之间的一些现象都不能持续很久,何况人呢?
老子从自然的一些现象在说明有些事情不可执迷。
物以类聚,后边描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具有相同和相似的物和人,会聚集在一起。这是一个奇妙的自然现象。
具有相互吸引而排斥其他的特性吧。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不要突出自己的缺点,这是与人的生存之道相背离的,对人的本身没有好处。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是强调,有些事情是不能两全齐美的。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突出自己不好的一面,好的方面自然被掩盖了。
要抛弃自己的弱点,不能让弱点掩盖自己的光辉。
把别人都觉得自己看起来不舒服的地方,改一改就好了。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
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独立不该的特性,有周行不怠的特点,可以为天下的发源之根。万事万物的来源。
老子勉强给个名字叫做“道”。勉强命名叫做“大”。“逝者如斯夫”同时代孔子曾指着水对他的学生讲到什么是逝。不断的运动,越走越远。很能坚持,周行不怠的意思。所以紧跟其后,老子也说,逝曰远。远越反,又返回来了。可以从周行不怠可以看出。什么是周行,就是做圆周运动。像太阳,在银河系有一定的轨迹,地球的运动沿着自己的椭圆轨迹。又转了回来。
有人解释说走到了相反的一面。
老子说的道会走到相反的相对立的反面吗?
如果能,那他也不能称之为道了。
也不会教人去做有道之人了。
如果学了道,学的好了,都走到相反的一面。好人都变成坏人了,本来是保存身体的,现在成了破坏身体的,哪道有何用?相反,我们都学坏,反而结果都变成好人了?如果按,道有这个相反或者对立面的一个理解法,这就会成为事实的。
这附和道的实质吗?
我想这不是老子的初衷。
成于同一时代的《黄体内经》人体的经络理解,气的循环是一定的轨迹周而复始的。“如循无端”。
道、天、地、人都是自然的产物。
道法自然。
道是自然下的一个规律结果。有自己的特点,运动的,周而复始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