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与和珅斗智的故事
吴占夫
在真实的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在表面来看还算缓和,但在暗中较劲。
一、捉弄对方,创作对联
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中,清朝的乾隆皇帝可能是最喜欢微服出天下的皇帝了,尤其喜欢下江南游玩。根据史书的记载,乾隆总过六下江南,但他的父亲雍正甚至一次都没去过江南。每次乾隆皇帝决定巡幸江南时,除了会带上后宫妃嫔外,还会捎上自己的亲信大臣,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和珅和纪晓岚。每每见到秀丽的江南风光时,乾隆就想要吟诗作对,玩乐一番。在这个时候,和珅和纪晓岚也是需要附和着皇帝的雅兴的。
有一次,他们这一行人来到了一个酒馆吃饭,而此时店家正好送上了一盘五花肉。于是,和珅就趁此机会讨皇帝开心,同时也为了嘲讽纪晓岚,就创作了个“三斤四两五花肉”的上联。
和珅的这个上联看似很简单,但想要对出下联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在这短短的7个字中,出现了3个连续的数字,并且还符合他们当时所处的情景。
另外,这也是和珅在嘲笑纪晓岚太爱吃猪肉。史书中有人写过,这纪晓岚在平日里可谓无肉不欢,“纪文达公自言乃野怪转生,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
纪晓岚听完和珅的上联后,立刻就懂得了他的话里有话。在思索一番后,他就对出了极为巧妙的下联,即“五两六钱七把葱”。
二、巧对下联,暗藏深意
乾隆皇帝听了纪晓岚的下联后,皱了皱眉。他跟纪晓岚说,不应该为了让上下来听起来工整有序,就忽视了真实的市场情况。毕竟,按照乾隆年间的物价来看的话,葱不可能如此昂贵。康熙八年,一位传教士曾记录过当时的物价,一斤大米的价值是在10文钱左右。就算物价到了乾隆年间再怎么涨,都不可能出现一把葱五两六钱的市价。这就是为什么乾隆皇帝批评纪晓岚的原因。虽然说对子是一种文学形式,但也不能罔顾了现实基础进行创作吧!而这时纪晓岚却说道,他是没能体察民情,可据他所知,御膳房进的葱价就是五两六钱!
这句话一说,和珅顿时脸就绿了。要知道,这御膳房属于清朝的内务府管辖,而在乾隆四十一年的时候,和珅就被升迁至内务府的大总管了。所以,纪晓岚的这个下联就是变相在告诉乾隆皇帝,和珅在其位却不谋其职,反而利用职权,贪赃枉法。
于是,乾隆皇帝就让人送上了御膳房的账本。在他查验过后发现,果然如纪晓岚所说的那样,御膳房的葱价高得离谱。那么,这个时
候的皇帝会发落和珅吗?当然不会了!尽管皇帝明白了纪晓岚的意有所指,可是和珅是他钟意的臣下,他不想就因为这件事而对自己的宠臣下手。既然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和珅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呢?他在御膳房中找了两个“替罪羊”,如此一来,这件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