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狗咬吕洞宾”(小小说)--吴占夫

(2022-06-07 09:20:49)
标签:

美丽沧州

群艺荟萃

狮城老翁

分类: 文学写作交流

 狗咬吕洞宾(小小说)

                      吴占夫

 

    很多人喜欢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就寻不到一个真师,明师呢?

    师父说,与其去问如何才能寻到真师,不如问自己要如何做一个好徒弟,让真师青睐自己。

    世人只知找真师难,却从来不知真师觅高徒更难。正如钟离当年对吕洞宾说:千百年来,我就只等到你一个人。

    洞宾曰:“师父计年一千一百岁有零,度得几人?”

    师父曰:“只度得你一人。”

    洞宾曰:“缘何只度得弟子一人?只是俺道门中不肯慈悲度脱众生。师父若教弟子三年为限,只在中原之地,度三千余人,兴俺道家。”

    师父听得说,哈哈大笑:“弟子住口!世上众生,不忠者多,不孝者广。不仁不义众生,如何做得神仙?吾教汝去三年,但寻得一个来,也是汝之功。”

    洞宾曰:“只就今日拜辞吾师,弟子云游去了。”

    三年后,吕洞宾空手而归,可见人心不古,世人之难度化。吕洞宾径上终南山寻见师父,双膝跪下,扑伏在地。钟离师父笑,道:“弟子引将徒弟来,不知度得几人归?”吕洞宾惭愧告知无度一人。

    这些年,吕洞宾也四处奔波,寻觅高徒。他得知有个人想修行,积德行善、礼拜至诚就会感动神仙度化。此人崇拜吕祖,费百银买吕祖像放入家中神龛,每日早晚沫手、更衣、顶礼膜拜。

    这样拜了好久,这日清晨正礼拜,门外来了一老叫花子,浑身长疮,衣衫破烂,一跛一拐地走进门来,有气无力地说:掌柜的,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好久没吃东西了!主人正专心敬神,被老叫花子搅和,很生气。刚要发脾气,想到应该行善,便忍着性子说:我正敬神,你这样冲了仙气。快出去!

    老叫花子叹叹气,退出门去,蹲在墙根下,等了半天,也没人来施舍点饭食,遂再进门去:掌柜的,行行好,给点吃的吧!主人见老叫花子没走,非常恶心,端起喂狗的破瓢,往老叫花子破碗里一倒,大声说:给!快走,快走!老叫花子就地蹲下吃起来,食毕再向主人要水。主人气得不行,一边大声喝道:你这个老叫花子,舍你饭吃,还要水喝,我什么时候欠你的?滚!一边唤狗来咬老叫花子。

   哎呀,我走!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老叫花子说着出了大门,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那人听到这话,觉得好生奇怪。正纳闷时,发现门上贴着一张墨迹未干的纸条,上写道:

    世人认假不认真,天天诚心拜洞宾。

    今日洞宾来拜访,叹君少颗真善心。

    那人看了纸条,方知是吕洞宾来访,后悔莫及!

    大家由这个故事看出了什么?你天天寻觅真师,问题是,如果自己德行不佳,即使真师到了眼前又如何?还不是生生的错过?很少有人反省自己的德行,一听有人说自己如何如何,就浑身不舒服不自在,不以为然,反唇相讥,甚至大棒打出,若是如此,天天在家里念经拜神,求真师又有什么用?

    很多人都知道,道家的习俗都是师父找徒弟,为什么?因为徒弟寻真师很难,毕竟站在低处的人,看高处永远是云山雾罩,看不清楚的,若能看清楚,那么弟子的水平也就和师父相当了,那还何必拜师?但站在高处的人,就容易把下面的人看清楚,所以只能是师父主动去找弟子,而弟子要寻师很难,自己能力不够,根本不能辨别真师。有的弟子寻到了真师,看似是运气好,其实焉知不是真师也在寻自己呢?

    在寻到真师之前,弟子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培养并一步步的完善自己的德行,只有品德高尚之人,方堪传道。这样的弟子才是大丈夫,真英雄,才有神仙之仙姿。

  在吕洞滨的生活中,曾遇到一个觉得不错的穷苦年轻人,叫苟杳(gou yao),住在吕家,有望成高徒,便以兄弟相称,教他读书,以道度化。

    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gou yao)一表人材,便对吕洞宾说,想把女儿许配给苟杳。吕洞宾深怕苟杳贪恋床笫之欢误了锦绣前程,连忙推托。没料到,苟杳本人听说林家小姐貌美,执意要应允这门亲事。吕洞宾思索良久同意了。不过,吕对苟杳说:贤弟既然主意己定,我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听了大吃一惊。寄人篱下,怎得不低头?再说,婚礼的一切花费都得仰仗吕家,谁让自己一贫如洗呢?思前想后,还是咬咬牙答应了。

    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跑前跑后张罗一切,而苟杳却无脸见人,干脆躲到一边。到了晚上,送走了宾客,吕洞宾进了洞房。只见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吕洞宾不去掀那红盖头,也不说话,只管坐在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了林小姐。

    回头再说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一连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顾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起头来一看,更是惊诧莫名:怎么丈夫换了个人?半天,夫妻俩才恍然大悟。苟杳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啊!林小姐也是心中欢喜,对吕洞宾充满了敬意。夫妻俩都说:吕兄此恩,将来一定要报答。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而去。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火,偌大一份家财化为灰烬。吕洞宾和妻小只好在残砖破瓦搭就的茅屋里寄身,不用说,日子过得够难的。吕洞宾只好出门去找苟杳帮忙。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苟杳府,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非常同情,热情接待了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吕洞宾一住几个月,一点银子也没拿到。吕洞宾仰天长叹:人情薄如纸,一阔脸就变,滔滔然天下皆是也!一气之下,不辞而别。

    回到家乡,吕洞宾老远就见自家的破茅屋换成了新瓦房,大为诧异:自己远离,子幼妻弱,怎能大兴土木?及至走近家门,更是惊得三魂走了两魄:大门两旁竟贴了悼念白纸,显示家里死了人?他慌忙进屋,见屋里停着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陶大哭。吕洞宾愣了半天:她为哪个戴孝?轻轻叫一声:娘子。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觉诧异:娘子怎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娘子端详了半天,才敢相信真是吕洞宾回来了,说:哎呀!当真吓死我了!这不会是在梦中吧。原来,吕洞宾离家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了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是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听,天塌地陷,哭得死去活来。今天正哭着,不想吕洞宾竟回来了。

    吕洞宾心下明白:都是苟杳玩的把戏,他操起一把利斧,狠劈棺材。咔嚓一声,棺材劈开了,里面竟全是金银财宝,还有一封信。吕洞宾展开信读道:

   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

    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吕洞宾如梦初醒,苦笑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苟杳狗咬同音,传来传去,竟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