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沭阳崔玉郎
沭阳崔玉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12
  • 关注人气: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意淫还能坚持多久?

(2010-10-17 12:50:03)
标签:

杂谈



   近天烟雾缭绕的天成了我在思考的主题,城里的人们也感觉到了在空气中始终流淌着一种干涩的烟熏,家家不敢开窗,外出的人们不肯把眼肆意地睁开,有许多人呼吸道也有似蚂蚁在爬一样的难受,这一点说明农村在烧玉米秸秆,有的早稻的稻草也开始烧了。

    记得十三号的那天,我去沂河北一个朋友家出礼,一路上有许多玉米秸杆在燃烧,可惜那天我身上未带相机,没有把那燎原般的火给拍下来。今天(16日)在我去临沂下午回来路进入沭阳又发现不少地点在燃烧,在客车中,我经过多少次拍摄,才有了两张比较清晰的照片。尽管还有的地方那火势远比我拍到的要大得多,但是由于车行得快,加之路边的白扬太多,终究没有拍到太理想的相片。

    从这种点上可以说,沭阳大地有很多地方秸杆又在燃烧了,市县所谓的“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承诺又再一次落了空。禁烧这个口号已喊好多年了,尽管我们的政府和基层组织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了许多财力,但燃烧秸秆的事件却时有发生。

    在这每年的禁烧过程中,各基层政府都会大肆宣染自己的禁烧业绩,还会提到他们如何如何地去进行秸杆利用了或是说有多少秸杆还田了,有的还计算出得到了多少多少的益处。其实这大多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把戏,谁心里都是很清楚的事。

    对于秸秆处理,笔者认为,在国家还未研制出行之有效的,使秸杆能大面积被处理机器被推广之前,我们地方行政官员和政府必须拿出能叫农民容易接受的处理措施来,我想如果我们把每年投入禁烧的开支转化为利益交给老百姓,叫农民的秸秆不出田,每亩补助30到50元钱,像上个世纪集造农家肥一样,在田间挖塘集中堆置秸秆让其腐烂,既减轻了我们政府的禁烧压力也增加了土地的肥力,或许这年年的禁烧压力就会缓解了下来。最简单的工艺有时倒是处理问题的最好方法。

     其实秸杆的禁烧禁与不禁,也就是烧与不烧,利与弊孰大孰小,还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一味地强调禁烧而忽视了对桔秆合理去处的有效研究,或是政府指导的处理的方法使农民不愿意,不接受,或是处理的工艺和过程,既贴精力又无收益,甚至还贴本,老百姓只能和政府去躲猫猫,把秸秆放在田边、路边、沟边、河边任其自然消耗和风化,或是在你政府严查监控的那几天我不烧,待等你放松了,人走了,我再放一把火把它给烧了,最终禁烧还是变成了一场闹剧。

    实际上,农民把秸秆放在田边、路边、沟边、河边,让其自然腐烂消化,它的污染比秸杆烧了的污染更大,只是还没有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注意而已。不在田间烧毁而被农民弄到田边、路边、沟边、河边堆放去通过自然腐烂消耗的这大批秸秆,不经任何覆盖,露天受潮而腐烂变质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这些秸杆腐烂后,如再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曝雨,秸秆烂掉而生存的一大部分氨氮成分就会沿着沟河向水体种集中。今年八月份沭阳县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件,不仅使辖区内的水体长期氨氮超标,而且还污染了下游的邻县河道中水体,邻县的人畜饮用水直接受到了威协。

    秸秆禁烧是一件大好事,但我们的政府必须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叫老百姓接受的,乐意去做的,又能从中得到利益的方法,没有农民的支持和积极配合,政府下大力气进行的这秸秆禁烧工作只能是年复一年的意淫,永远也没有结束的哪一天!


我们的意淫还能坚持多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