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家住西关多年不见的老乡找到了我,说想借点钱,家里经济发生了困难。我问他说,你过去的日子不是过得很好的吗?见我这样问,他开口就骂县国土局,看样子他对县国土局有切骨的恨。
坐下来通过他的叙述才知道,五十大几的他,前几年就下了岗,老伴原来就没工作,身体又不好,还要供养儿子读大学。前些年家庭的生活主要靠自己打点小工和出租家里一套闲置的住房来维持。前年寒天,县国土局在西关贴出了一纸通告,说他住的那个街区的土地使用权要收归国有了。就是说县里要进行老城区改造,那街区的土地要挂牌出让。听说要动迁,原租住他家房子的房客结了帐,草草地搬走了。客人搬走了之后,这动迁的事半年也没个动静,他去各方面打听更没个结果。没法他又向外帖出了“有房出租”的广告。未曾想,这个街区要动迁的消息已家喻户晓了,谁也不想租他这个位于快动迁街区的房屋,小广告他不时地出去贴,租房的人却没出现一个。没了房租,生活质量大大打了扣,家里很少的一点积蓄也就用完了…….
送走了老乡,中午在几个同学的小聚中我谈及到此事。一位同学也说出了与此类似的事。说他那个街区一年前也帖出了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告示。正因如此,他家在城内一较好位置的房子也不敢出租了,他怕他现在居住的房子一旦动迁,在城内的房子又租出去了,自己就没有好的地方安身了。叫他不能理解的是,那通告出台近一年,他那街区的动迁一点迹象也没有。自己白白地把在城区内过去用来出租的房子空了一年。这事说过之后,他也骂了一通国土局和其它相关部门。
在低层的百姓还不是十分富裕,下岗人员又是相对较多的年代,百姓的生活不仅仅是靠工资来维持,有很多人还是靠自己过去通过劳动积累的资产来创收度日的,这和党十七大提出的要增加老百财产性收入的精神是相一致的。从上述两事例中可以看出我们不少地方为政者,为了自己的所谓政绩,为了自己今后工作的方便,往采用过分作为的方式来处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行政过程中,自己的头脑里刚刚有了点想法,想的项目还没有个影子,就开始扰民了。我说的关乎拆迁的两个例子就属此类。责能部门帖出动迁通告后,却迟迟不见他动手,给百姓带来的却是切肤的疼痛。
干部不作为会给百姓带来损失,如果乱作为或是过度作为在给百姓带来利益伤害的同时,还会使ZF丧失民心。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做任何事都要以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科学决策、合理决策、适时决策。我们这儿过早地就把收回土地使用权的通告贴出,却不见任何部门出手的事,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对于被通告的这个街区的百姓来说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损失。不仅影响到了他们正常收入,更有的会影响到社会安定。这样做损害了百姓利益,挨骂是自找的。他们挨骂的过程,就是民心失落的表现。
党和国家提倡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大规模的建设和大规模的拆迁,已进行好多年了,我们的操作者在这方面应该是有许多经验了,实际上在这方面也有许多的规律可寻,但不知为什么我们的责能部门还常常出现损害百姓利益的低级失误.我不是一个法律工作者,也不知道在我国法律已比较健全的今天,面对政府责能部门经常出现的这些违害百姓利益的行为,不知被损害的百姓是否有权向他们讨个说法,给他们以后的行政提个醒或送个教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