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票友大哥关于挥杆怎么用力的文章,刚好这几天陪朋友打球也碰到同样的问题。索性把自己想法和认识写出,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不对的欢迎大家指正,至于臭鸡蛋吗~~~还望各位前辈大哥多多手下留情。以下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挥杆力量原理:
记得以前看电影中提到到的,太极讲究力从地起;而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结合着两点,如果把整个挥杆比作一个圆周运动,而发力比作杠杆的话,我们自身的脊椎就是轴心,而左脚就是支点。
所以整个挥杆来说,就是通过我们的身体各个关节的发力,使杆头产生最大的离心力,最后通过小球将凝聚到的力气传到出去。
而身体主要的三个发力部位分别是:胯部、肩膀以及手腕。
如果想产生最大的杆头速度,这三个部位所产生的力量应当是通过身体一级一级叠加,再一级一级传到到杆头的。
http://s11/middle/5ca655a3g87fb198a2e5a&690
关于发力
这里暂不考虑打法以及发力顺序和发力部位的前提下,关于发力有几个个方面:
一。初学者常说的发力
大都指的在整个挥杆过程中身体各个部位所用的力气的大小,甚至可以理解为由哪个部位主导的整个发力。
其实我们都知道整个挥杆是身体的整体协调运动,当我们想要发力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的让某个部位起了主导,这时往往造成了身体局部或整体的僵硬。此时很有可能直接影响了力量的传到,造成我们所产生的力量被我们自己所消耗掉,从而不能完全的传到到杆头。还有就是身体某一部位的发力,势必也会破坏我们长期练习后所产生的节奏从而导致击球角度、杆面角度、杆头轨迹不能做到准确的重复。我想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绝不发力,死不抬头的意义所在。
二。发力的正确理解,其实应该是我们挥杆的速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挥杆节奏。我想所谓的节奏,无非是我们通过多达上千次的挥杆,让我们身体所适应以及肌肉记忆的挥杆速度与挥杆过程中杆头产生的离心力的最佳平衡点及最佳挥杆准确度。(当然理论上,不管用多快的速度,如果动作正确都应该能产生准确的击球,但毕竟我们的身体不是机器,无法做到每次挥杆的误差无限趋于无。)
三。关于发力时机有一部分球手的误区就是要打的远,速度一定要快,而且从一开始就开始全力加速。殊不知,我们的杆头加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从开始就加速的话,在击球的时候却处于减速的阶段,反而让杆头速度降低了。从上面的力量速度时序图我们也可以看的很清楚,杆头速度是一点点加上去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要击过球的目的。
个人观点:不管用什么杆,打多少的距离我们最好还是遵循我们所能控制以及掌握和熟悉了挥杆速度与节奏。当然在10码范围内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微调。
关于距离的控制
力量的控制:个人认为尽量在我们最熟悉的节奏和力量内做一定幅度的微调。而常听的用“七成”力量,正所谓过强则易折,过钢则易断。七成力则正好是我们最容易控制,又不会过柔的程度。当然,如果平时就是十成十的力量进行挥杆的话,突然用七成,没准反而还控制不好。所以,为了更准确的重复最佳击球感觉,就用自己最熟悉以及最有信心的挥杆方式。
幅度的控制:尝尝比喻,上杆是储存和继续力量,身体产生扭矩的过程。而下杆击球,则是释放力量的过程。所以,我们上杆越充分,所积蓄和所释放的力量也就越多。 当然上杆太多容易失控,上杆太少距离和力量又不够。
http://s15/middle/5ca655a3g87fb1c9ba98e&690
通过上图以及辅助线,我们可以发现在3/4上杆和在下杆阶段的时候,我们的杆身延长线是无限接近甚至直接指向目标球的,而此时也是我们所做的调整最小和击球最准确的时候。
所以,在我们不能完全控制身体的时候,不妨通过幅度的控制达到准确度与距离的完美结合。
一不小心这么晚了~~~先睡了! 再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补和完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