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句与缩句》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2014-08-01 10:36:49)| 标签: 教育缩句句子学生任务单 | 分类: 教学教案 | 
《扩句与缩句》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填写说明: 
 
| 一、学习目标 | 
| 1.让学生学会扩句,了解扩句的的要求和技巧。 2.让学生学会正确缩句,掌握缩句的几种技巧。   | 
| 二、学习资源 | 
| (提示:可选项,如有其他相关资源请在此说明): 扩句与缩句的相关练习题。 | 
| 三、学习方法 | 
| (提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请在此处为学生提出微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或建议) 1.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微视频,了解扩句与缩句的方法。 2.掌握扩句与缩句的方法后,按照作业单进行实践。 3.根据自己的练习的结果,发现本次学习中的不足,再次观看视频,查漏补缺,做到能够正确扩句、缩句。 | 
| 四、学习任务 | 
| (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 一、学习扩句 1.出示句子,让学生观察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进而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扩句。 2.练习扩句,在练习中找到扩句的方法 3.扩句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扩句练习 二、学习缩句 1.请同学生们说一说,你知道的缩写句子的方法有哪些?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几种常见而且好用的缩句方法。 3.练习缩句。 | 
|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 
|   | 
| 五、学习困惑 | 
|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 
 
 
| 微课程信息 | |
| 主题名称 | 扩句与缩句 | 
| 选题意图 | 扩句与缩句在学生平时句式练习中出错率较高,针对这一难点,我们设计了本次微课程,让学生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清晰区分,准确运用。   | 
| 内容来源 | 学生在句式练习中集中的易错点 | 
| 适用对象 | 小学语文五年级学生 | 
|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学会扩句,了解扩句的的要求和技巧。 2.让学生学会正确缩句,掌握缩句的几种技巧。 | 
| 教学用途 | 
□课前预习  | 
| 上课时,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己尝试进行扩句与缩句的练习,然后带着自己练习时存在的困惑再次观看微课。 | |
| 知识类型 | 
□理论讲授型  
√答疑解惑型  | 
| 制作方式(可多选) | 
□拍摄  | 
| 预计时间 | (不超过10分钟)7分钟 | 
 
| 微课程设计 | |
|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 
| 一、对比句子导入 出示:燕子掠过湖面。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哪个句子写得更具体、生动。 老师小结:这就是扩句。扩句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 让学生通过对比句子,知道扩句可以使句子表达的更加具体、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二、学习扩句 1.练习扩句,在练习中找到扩句的方法 小鸟唱歌。 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扩句? 2.扩句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 全班总结: (1)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即中心词和句子结构不能变。 (2)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必须与中心词搭配恰当。 (3)在修饰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如:的+名词,地+动词 3.扩句练习 出示:(1)小鸟唱歌。         4.    |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扩句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此方法。 | 
| 三、学习缩句                                         |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扩句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此方法。 | 
| 四、总结 扩句和缩句的区别: 不同点:扩句,把短句子写成长句子。 
  相同点:在改写的过程中,都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 | 总结概括,让学生清晰地区分扩句与缩句,以便正确地运用。 | 
|   |   | 
|   |   | 
|   |   | 
| 设计亮点: (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   扩句与缩句是句式练习中的易错点。如何扩句与缩句是学生急需掌握的本领。本次微课程设计的案例很有指导意义,它立足于学生实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样的句式讲解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实实在在地得以提高。 本次微课程设计时间控制在7分钟以内,目标准确,教学方法深入浅出,教学氛围轻松愉快,有互动有练习,同时尊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学在先,练在后;学练结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微课的意义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段微课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录屏软件、ppt演示文稿、配乐等多种手段,体现了媒体形式的多样化。但是在设计时,教师不求画面的复杂,只求简洁,同时,在讲解语言的设计上力求精准,找到关键点,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扩句与缩句的方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得目标得以落实。       | |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