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 美西自驾之三, 大峡谷

(2013-08-27 03:20:18)
标签:

梅语时节

脚步匆匆

西行漫记

大峡谷

旅游

分类: 脚步匆匆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峡谷的夏天是美丽的, 阳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在色彩斑斓的谷壁, 一天中景色在不断的变化, 有种梦幻的感觉.

 

    我们在峡谷国家公园里住了两天. 公园有免费的公车从游客生活区分别驶向东路和西路, 中间有几个停靠点, 以方便游客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峡谷的风采. 夏天的时候, 西路是不允许开私家车进入的, 只能搭公车去. 车子15分钟一班, 倒是方便, 只是回程时赶上下午回来的人多, 有时车满了就只能等下趟. 而错过一班, 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于是也会有人不淡定, 不好意思从旁溜上去的就只有多等几趟了. 那个小景点我们拍了很多照片, 因为我们等了四趟车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不过那一天玩儿得很尽兴, 我们沿着谷旁的远足小路往谷下走了一段. 可以观察各个层面的岩石的不同. 资料上说峡谷是由于地壳运动加之水的冲击形成, 所以谷壁在不同高度, 岩石的种类和颜色都不一样, 这才让峡谷看起来更有变化. 峡谷垂直深度约1.6公里, 但要下到谷底差不多要走十多公里的山路. 公园不鼓励游客在这个季节做这样的远足, 因为夏季本来天气炎热, 而随着越往下走, 气温会升高, 很容易导致失水中暑, 甚至生命危险. 而且往下走的远足, 必须保持足够的体力和饮用水来支持人可以往上攀登回到出发地, 这是很多没有经验的游客忽略了的. 我们当然没打算真的去探谷底, 但也确实领略了在这种荒蛮炎热的地方远足, 充足的准备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这就是游玩儿和运动的区别吧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那天我们每人带了两瓶水, 开始往下走的时候天还挺凉的, 但越走越热, 我们走走停停大概两三公里, 来到一个平缓地. 有个年轻人坐在一棵大树下很热情地问我们是否还要继续往下走, 带了多少水等. 原来她是公园里的义工, 专门在远足的小路上巡视, 提醒游客不要盲目地一味向前, 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不要走太远. 我们每人的水都只剩了一瓶不到, 就此回返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路我们看到了各种的岩石, 各色的植物, 汗也出了, 气也喘了, 可算收获大大了呗.

 

    小小的探谷之后, 在谷顶的小卖部补充了水份, 我们又去了其它的几个观景点欣赏大峡谷的不同面貌. 这一天我们预订了峡谷里营业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一家饭店去晚餐, 那是当初修铁路的时候建的, 到处都带着种古老的痕迹. 饭菜不错, 但灯光更昏暗, 基本算是没法照相.  

 

    晚餐出来, 天就开始阴凉起来, 落日是肯定看不到了. 这就是峡谷的雨季, 白天天气晴好, 一到傍晚准是风起云涌, 雨一下起来, 就只能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早天就晴了, 在咖啡厅吃过丰盛的早餐. 我们开车去了东路, 峡谷的风貌没什么太多惊喜. 但自己游走多了些自由自在的悠闲, 在小博物馆里看看峡谷形成的小介绍, 小店里还有各式印地安人的小手工, 空中展翅的雄鹰, 路旁集体觅食的糜鹿. 东路的尽头被命名为 Dessert View, 到此峡谷的风景开始变化, 再往东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了.  

 

    当天的晚上, 照例是黑云压顶, 于是我们以看云看雨代替了观看峡谷的落日余辉.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晴空下的峡谷, 层层迭迭, 色彩斑斓, 光影的散射下, 多了几分朦胧和深远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谷底湍流的就是科罗拉多河, 因为深远而略显狭窄, 因为久远而浑浊

峡谷由它而分成南北, 每天公园会有一班公车发往北崖, 车程大概四个多小时.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谷边的点点绿色, 和谷中的荒凉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谷中的奇石, 应该是有水流冲刷的印迹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傍晚, 太阳被阴云遮盖前撒落的最后一抹余辉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风起云涌的瞬间, 风夹着雨沿着峡谷逼近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电闪雷鸣, 能抓到个闪电的小尾巴实属不易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第二天, 峡谷东头的火山和远处一望无际的沙漠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潇洒拉风的观景车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它们的世界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这种天然的干花, 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西行漫记, <wbr>美西自驾之三, <wbr>大峡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