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拉米苏和泡沫咖啡的组合可以算是我口味上的最爱. 想浪漫的时候, 它们是最有情调的; 想玩儿小资时,
怕是怎么也少不了丰富奶沫间的那一抹咖啡的芳香; 减压, 休憩, 下午茶, 欢聚晚餐后的小甜点..., 经典吧?
我估计我妈也会非常喜欢这款组合的, 特别是提拉米苏的味道, 肯定很符合她的口味. 现在她年纪大了, 不敢喝咖啡,
不过我要是介绍她我这款泡沫咖啡, 她一定会爱上的. 我妈就是早生了几年, 要是生成70后或者80后, 那准是个人见人爱,
个性分明的职场"白骨精". 这一点我没得了我妈的真传, 至今还稀里糊涂地柴米油盐都还费劲, 更别提职场风云了,
就喜欢在家小资.
我们小的时候,
爸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 你妈多漂亮, 性格好, 人又聪明能干. 这是我印象里爸爸对妈妈最暧昧的表述了.
妈妈的美丽是我多年后渐渐领悟到的, 儿时的我还是觉得日历上画报里的阿姨更美些. 但妈妈的聪明能干我却是从小见到大的. 在我的印象里,
没有什么事是妈妈不懂或不会做的, 从家里家外的杂事, 如缝被褥, 织毛衣, 煮饭烧菜, 到她工作上那些我听不懂的大小事情,
她好象都很得心应手. 就连我们的几个孩子的功课作业她都像比老师懂得都多.
随着我的长大, 开始把眼睛看向社会时, 我发现我妈还是个很能走在社会潮流之前的人. 那时候流行的事,
什么红茶菌, 酸奶器, 什么马海毛, 蝙蝠衫, 还有诸如柔姿纱, 电子表......, 这些好象我们几个孩子都没有落下过.
至今我还很清楚地记得刚刚有羽绒服的时候, 妈妈带我挤在北京西单商场的人山人海里抢出了一件很漂亮的红色羽绒服. 那件衣服我穿了N多年,
至今好象还收在我那堆多次辗转, 一直舍不得仍的破烂里. 好象还有一件妈妈亲手给我织的马海毛的蝙蝠衫, 虽然一直没什么机会穿,
但却真的是我很喜欢的一件衣服. 淡淡的粉色, 很时髦的样式, 看得出来, 妈妈是把她对美的追求倾注在了女儿身上.
可惜那时的我是羞于时髦的, 要是换了我妹在我当时的年龄,
那肯定能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演绎我妈的时尚眼光. 以至于至今, 我妈的好看的行头都是我妹给买的.
这一点上我又没得真传. 惭愧啊!
妈妈是很招小朋友喜欢的. 我想是因为她很好的脾气, 还有她未脱的一份童真. 小学那几年的假期, 我们家常常都会有亲戚的小孩子来玩,
最多的时候住过五六个孩子. 妈妈会带我们去什刹海游泳; 去陶然亭公园的游乐场爬雪山; 去菜场买一筐西红柿回来,
我们几个孩子挑出大的红的各自藏起来慢慢吃. 七六年地震的那个晚上, 我们家好象就在开一个非常热闹的小型联欢会呢. 曲终人未散,
大地的震颤就把我们这群孩子刚刚拥起的梦乡打乱了. 跟着妈妈又开始在阴雨绵绵中等待恢复正常的消息; 在余震的威胁下,
等着妈妈冒着危险回家给我们煮一锅面条; 现在想想, 经历地震而无恙, 对于我们可能是一种经历过的谈资.
但对于那时的妈妈该是多么大的压力和责任. 可是妈妈却让我们都毫无察觉这一切,
而一如既往地快乐着.
我算是独立得比较早的, 从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住校了. 但不在家的时候, 妈妈的关心也始终围绕在我的身边. 那时学校食堂伙食平常,
妈妈每星期都会炒好一大瓶肉丝让我带到学校, 就象小时候我住院妈妈给我送煮鸡蛋. 这种平常而朴素的关切, 直到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家,
自己的生活, 还是时时能感受得到. 回到老妈身边时, 清晨就会有热气腾腾的煎饼果子, 油条豆腐脑......
母爱是简单而平常的, 但却是神圣而伟大的. 这是我为人母后愈加体会到的. 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 以此文表达对母亲的感谢.
妈妈,
谢谢你!
生活在远离妈妈的异地, 不能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买一束康乃馨. 我知道以她的浪漫小资风情, 是一定会喜欢的. 想了想,
就送这份爱心菜单, 等我回去时, 让老妈尽情点, 我要好好做给她吃.
特别推荐:
清凉芒果沙拉
提拉米苏
精制八宝饭
西餐类主菜:
碳烤小羊排
香烤牛排 奶油意粉配烤三文鱼
意粉牛里脊
花样Pizza 奶酪焗什锦饭
精品中餐:
韭菜盒子 打卤豆腐 红烧带鱼
异域美食:
早餐主食:
精制甜点:
PS: 我也有个小小的心愿, 希望在这一天收到一份母亲节的礼物. 我就把我的博客给他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