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觉醒?为什么要觉醒?怎样觉醒?

(2020-04-06 10:41:03)
标签:

朱鲁子

现代人生哲学

身先于心

精神青春期

类精神青春期

什么是觉醒?为什么要觉醒?怎样觉醒?

第一,什么是觉醒?觉醒,指的是人的心理精神层面成熟了、“成人”了。

 

在人的生理青春期(女78的倍数)到来——意味着人的生物性层面“成人”了——之后,个体的心理精神层面并没有同步“成人”——具有创造精神文明的能力,而是进入了“假性”的成人状态——进入“类精神青春期”即自以为是坐井观天的状态,于是,出现了“身先于心”的身心分裂即平衡被打破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所有宗教和文明中所说的无知、业障、无明、遮蔽、蒙昧、愚痴,甚至“罪”的状态。但身处此中的人,却意识不到。

故,觉醒,就是从“类精神青春期”状态的身心分裂、身先于心状态中走出来,达成心理精神的真正成熟——“精神青春期”——拥有创造精神文明的能力,一如生理青春期到来人能够生儿育女。

第二,为什么要觉醒?因为只有觉醒,人才能真正成为“人”。

 

人不觉醒,就始终处于身心分裂、身先于心的幼稚状态,人自己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必然受外在于自己的力量(所谓“命运”)的主宰,身不由己。换言之,人必然处于受奴役的奴隶状态。奴隶的日子,是苦不堪言的动物性的日子,是不值得过的。

第三,怎样觉醒?第一步,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达成“理悟”;第二步,通过具体的修行、实践,走出“无知”,达成“证悟”。

 

历史上,通过佛教所说的“戒定慧”功夫,或道家所说的“为道日损”功夫,或基督教所谓的“忏悔”功夫,或儒家《大学》所说的“格物”而“致知”的功夫等就所达到的心理精神的觉醒,无非是是理悟”罢了。个体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即身心分裂、身先于心的“类精神青春期”状态(知道自己无知),首先达成理明法透的“理悟”即进入“精神青春期”状态(在心理精神的层面达成了“精神青春期”即达成了“理悟”——道理上明明白白了之后,那么,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从实践上弥合身体和精神分裂的愿望。这个愿望一旦达成,就是证悟意义上的觉醒——真正意义上的觉醒。传统文化中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修行、修炼,就是在理悟(觉醒)之后为了达成超越理论的实际的身心合一的具体实践过程。其中,先秦儒家通过《大学》所谓的“诚意”、“正心”的行动、实践过程,达成最终的“身修”,即达成实实在在的身心合一、身心和谐的状态就是如人饮水的“证悟”——大彻大悟。儒家的路径最为朴实。

不过,历史上所有走出“类精神青春期”的觉醒法门,都具有它们时代的局限性——非普遍性(理论上缺乏科学性,实践上缺乏定量化),难以操作(缺乏普遍性),不得不遗憾地沦为它们欲摆脱的盲人摸象的窘境。

当代人类,必须探索出一种普遍性的、可操作性的便捷途径。——现代人生哲学及其精神青春期理论不仅克服了历史上所有宗教神学和哲学理论的非科学的局限性(给出了科学的“理悟”的方法),且指出了一条具有普遍可操作性的便捷的途径(达成“证悟”的方法):通过特殊的艺术——悲剧艺术——以“哭”为主题以“演技”为形式的具体的悲剧艺术,来驱逐、疏导、疏泄、净化那些妨碍人从“类精神青春期”中走出的黑暗能量——深深地埋藏在所有个体心理底层的“恐惧”和“懊悔”等情绪、情感,从而使人快捷地从“类精神青春期”中走出来的(具体参见:朱鲁子《关于“哭”的悲剧艺术的哲学思考》)。

20204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