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桥千姿百态连古通今
(2023-04-13 12:48:11)
标签:
桥北京古桥时空地标 |
分类: 文化杂谈 |
北京的桥千姿百态连古通今
近日看了一篇报道,标题为《千姿百态二十四桥“点睛”亮马河》。报道中讲到,在北京朝阳区亮马河6公里的航线上,24座形态各异的跨河桥修葺一新,一桥一名一景一故事,宛若一颗颗珍珠,各美其美,堪称亮马河的点睛之笔。而乘船游览亮马河,从燕莎码头出发,经蓝色港湾、郡王府,最终抵达红领巾湖,沿途的国际风情水岸尽收眼底,包括蓝港观鱼、卧龙叠水等18处景观节点。这无疑是京城最具“亲水魅力”、最为时尚的文旅线路了。
由亮马河二十四桥,我想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句。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中写的。相传,这“二十四桥”,是因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此而得名。曾经吟咏“春风十里扬州路”、感叹“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杜牧,对扬州二十四桥想必是情有独钟的,不然咋会写出如此经典的诗句。我到过扬州,也曾在瘦西湖的二十四桥上发过思古之幽情,那仙乐一般的箫声仿佛仍余音袅袅地飘散于江南秋月夜。
由“二十四桥明月夜”,又想到了一首京腔京味十足的歌曲——《北京的桥》。这是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的歌曲,歌中唱道:“北京的桥千姿百态,北京的桥哇瑰丽多彩。金鏊玉栋望北海,十七孔桥连玉带,高梁桥龙王那个把呀把水卖,金水桥皇上挂呀金牌,芦沟桥的狮子啊最奇呀怪……”歌中描绘的不仅有卢沟桥、十七孔桥、金水桥、高梁桥等著名古桥,还有安贞桥、三元桥等现代桥梁。
据说,北京的古今桥梁约有13600座,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就有一座桥,其中北京的古桥现存274座,绝大部分为跨水的桥梁。比如,卢沟桥,于1192年完工,至今已屹立831年,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联拱石桥。永通桥,又称八里桥,位于通州区通惠河上,始建于1446年,清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曾在此阻击进犯的英法联军,是为“八里桥战役”;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在此遭到义和团的顽强阻击。朝宗桥,又称沙河大桥,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7孔石拱桥,是明代帝王谒陵祭祖的必经之路,“朝宗”之名由此而得。而位于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更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这座长达150米的石桥,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并呈现“金光穿洞”奇观,极具美学价值,令世人为之惊叹。
可以说,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北京众多的桥构成了北京古往今来的“历史桥梁”。
这些年,北京加大对古桥的修缮和保护力度,让一座座跨越历史时空的古桥重焕生机。从700岁“高龄”的万宁桥拆除附体的市政设施露出“真容”,到近600岁的八里桥全面修缮保护还原古桥“本色”,再到明嘉靖年间的琉璃河古桥通过生态改造再现水乡景象。一座座蕴含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桥,穿越时空,焕发光彩,成为展现古都风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
与此同时,北京的现代化桥梁也为世人所瞩目。除了风格各异、造型别致的立交桥遍布京华外,各种美轮美奂的大型现代化桥梁也横空出世。
比如,昌平南环路大桥,为华北地区体量、跨度最大的悬拉索桥,桥体轻盈、通透,颇有开放、升腾的气势。密云云蒙大桥,独特的“种子”造型分外炫目,被称为“华北公路第一桥”。密云彩虹桥,宛如一道长虹横跨在潮白河之上,光耀水天的夜景尤其美妙动人
北京的桥,说也说不完,赞也赞不够。就像歌中唱的那样,这是一座座连着四海、通向未来的金桥啊!每一位生活在北京的人,都为之骄傲、为之自豪。(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