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繁华都市中领略“诗和远方”

(2023-03-24 11:41:16)
标签:

记忆

乡愁

都市

老城改造

诗和远方

分类: 时事评论

让时代记忆的“活页”竞相焕发光彩

过去,北京给我的印象是“高大上”,国际化程度高,不仅有长城、故宫、颐和园,还有很多标志性的现代化建筑。只是繁华中感到有些怅然,喧嚣里透着一种落寞。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在繁华大都市待久了,都会向往“世外桃源”的静谧时光,也会对“诗和远方”产生渴望。再后来,我惊喜地发现,有些梦想还真是可以实现的。

这些年,北京在城市治理和老城改造中,把留住乡愁记忆作为展现古都风貌和气质的首要选项,创造性地探索出老城疏解提升与历史文脉保护、街区有机更新与文物活化利用融为一体的“北京模式”。很多胡同和街区擦亮了记忆,留住了乡愁,守住了烟火气,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门三里河公园了。

前门三里河说是一个公园,其实就是一条街巷,只不过这条街巷非同寻常,比一般的城市公园多了不少韵味和柔情。这里既能看到老北京的朱门黛瓦、胡同风情,又可欣赏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袅娜静逸。可以说,这条街巷尽显“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古都意蕴,恰似一幅悠然宁静的“人间画卷”。

据了解,前门三里河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正统年间,是永定河故道的一条支流。几百年来,居民临河而居,戏楼、会馆聚集于此,逐渐形成颇具江南水乡韵致、有着独特胡同肌理的历史文化街区。后来随着时代更迭,三里河河道几乎不复存在,曾经的繁华兴盛也成为过眼烟云。

近年来,为了留住老城记忆,恢复古都原有肌理和风貌,北京市东城区启动了前门三里河的整体改造提升项目,依据历史的河道位置和走向进行还原,将胡同街区、四合院建筑与自然环境渗透融合,最终让“水穿街巷绕前门”的历史景象得以重现,让世人惊叹不已。

在北京,像前门三里河这样的老城改造更新案例还有很多。从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南锣鼓巷完整保存,到曾是朝廷香火院的隆福寺整体焕新;从繁华闹市中生长出来的近自然森林公园,到化工厂原址上葱茏绽放的万亩“城市绿心”;从中轴线申遗保护重振古都之脊,到百年首钢园蝶变为城市复兴新地标……这些时代记忆的“活页”,通过保护性修复、活化利用,竞相焕发光彩,向世界展现古韵新生交融之美,让居住在繁华都市的人们也能领略到“诗和远方”。(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