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岚:魂系马兰,爱在人间

标签:
邓小岚马兰感动中国冬奥会音乐 |
分类: 大爱之歌 |
邓小岚:魂系马兰,爱在人间
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北京举行,有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名字闪耀其中,那就令我非常尊敬和深切怀念的邓小岚大姐。
作为年度十大人物之一,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她的颁奖辞是:“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遗憾的是,如此盛大隆重的典礼,邓小岚大姐却无法来到现场,这座金灿灿的奖杯只能由她的女儿刘明明代表她领取。因为她已于去年3月22日驾鹤西去了,倒在她魂系一生的马兰村。
颁奖典礼上,她在马兰村的支教历程被以光影形式呈现,她用音乐带领山里娃走上世界舞台的深情故事令人感动落泪。
说起来我同邓小岚大姐还有一面之缘。11年前的那个早春,我在中国美术馆参观《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适逢邓拓长女邓小岚前来观看父亲藏品。我顿时一惊,兴奋不已。邓小岚?!不就是那位教太行山里娃娃们唱歌,还将“马兰小乐队”的孩子托上北京春晚舞台的美丽天使吗?当时,她同十多名来自太行山深处马兰村的孩子一道,用甜美的歌声唱出心中的春天,优美旋律中散发着田野芬芳。面对电视机前亿万观众,邓大姐还饱含深情地表达心声:“总有人问我,是什么力量支持你,这样长时间地在山村里教孩子们音乐?我想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来回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大地爱的深沉!’”
且说这次美术馆偶遇,但见衣着朴素的大姐,正驻足观赏藏品,眉眼之间,笑意盈盈,是那样的慈祥而美丽。我忍不住问她:“邓大姐,这些藏品以前你都见过吗?”“绝大部分都见过,但今天看到爸爸的藏品仍然感到十分亲切!”
古色古色的展厅里,我们不时地交流着。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却浑然不觉;幸运的是,作别时我没忘同大姐合影留念。
(上图:笔者同邓小岚合影)
邓小岚大姐作为我国新闻界巨擘邓拓之女,用质朴纯静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情怀,谱写了一首悠扬动听的大爱之歌。
在革命老区太行山区的河北省阜平县,有个名叫马兰的小村庄。70多年前,群山环抱中的马兰村曾是《人民日报》前身《晋察冀日报》社的驻地,也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地。
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时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邓拓,与新华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丁一岚,在太行深处的革命队伍里相识、相知、相恋,并在马兰村诞生了他们爱情的结晶--邓小岚。之后,幼小的邓小岚吃老乡的奶长大,在这片热土上寄养了3年。从此,她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称自个儿为“马兰人”。
2003年清明节,已从北京公安局退休的邓小岚,到马兰村为《晋察冀日报》社烈士扫墓,发现村里的孩子是乐盲,从此开始了她的音乐教育之旅。从北京到马兰,她不顾山高路险的颠簸之苦,从家里抱来小提琴,动员朋友捐出闲置的乐器,买了音乐教科书,把家里的旧挂历改造成乐谱挂图……从此,马兰小学有了像样的音乐教室。
(上图:邓小岚在进行音乐教学)
邓小岚的退休金,大部分都被她花在了马兰村孩子身上,不仅教孩子唱歌,演奏乐器,还成立“马兰小乐队”。18年来,她在北京和马兰村之间来回奔波了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周。在她呕心沥血地精心培育下,马兰村的孩子像春天的花朵惊艳绽放,从最初“一首歌也不会唱”,到在北京举办音乐会,并登上河北卫视春晚、北京卫视春晚等多个舞台。美妙动听的歌声和乐曲,从小小的马兰村飘荡到广阔无垠的外面世界。
2013年,年已七旬的邓小岚发起了“马兰儿童音乐节”,在阜平县委、县政府帮助下,这一专属于马兰村的音乐盛会在幽静山谷精彩上演,至今已举办了四届。2015年,邓小岚亲自设计,自筹资金,打造了一座三层的“音乐城堡”,把孩子带进梦幻世界。
(上图:邓小岚把山村孩子托上北京冬奥舞台)
2022年2月,邓小岚迎来自己人生之巅的“高光时刻”,她带领“马兰花合唱团”登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舞台,44名“大山里的孩子”如同44只百灵鸟,用希腊语向世界演唱冬奥会歌和《奥林匹克颂》,宛如天籁般的歌声回荡在北京“鸟巢”,打动了全球亿万观众的心。由此,她被党中央、国务院追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十几年间,跟邓小岚学唱歌的孩子换了一拨又一拨,累计达200多名,其中有的孩子在读大学时选择了艺术专业,有的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在乡亲和孩子们眼里,邓小岚就像一位美丽天使,将一串串美妙音符播洒在希望的田野,改变了村里孩子们的人生。
(上图:邓小岚和“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
邓小岚生前,还拿出积蓄,修缮校舍,资助贫困生,还帮村里修路种树、改建水冲式厕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发展红色旅游业……为此,她被授予“阜平县荣誉公民”,荣膺首届“北京榜样”称号,被河北省保定市追授“最美教师”称号。
马兰村哺育了邓小岚,她用坚守回报生养过她的土地。如今,邓小岚又“回到”了马兰,守望着她牵挂一生的地方。
北京冬奥会闭幕后,在家没待上几天,已经79岁的邓小岚又去了马兰。在马兰村筹备儿童音乐节时,她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离世。经家人决定,其骨灰安葬在马兰,安葬在晋察冀日报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七位先烈身旁。
“胭脂河水欢快地流淌,小岚老师来到马兰。小鸟叽叽喳喳地歌唱,马兰路上鲜花盛开……”这首十分动听的童谣是唱给马兰村的,也是唱给邓小岚大姐的,唱出了人间大爱,唱出大家不尽的思念!(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