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就要快快乐乐,不必纠结于放不放鞭炮
(2023-01-13 14:32:15)
标签:
杂谈春节烟花爆竹燃放禁放 |
分类: 时事评论 |
过年就要快快乐乐,不必纠结于放不放鞭炮
春节临近,过年能否燃放烟花爆竹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山东的东营和滨州、辽宁大连等地明确过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后,网上呼吁解禁燃放的声音更加强烈。而当北京市政府明确仍然严格执行烟花爆竹全域禁放政策,并成为其他地方政府“看齐”的靶标时,网上的争论达到白热化,很多人都在为烟花爆竹问题而纠结。
很多人觉得,烟花爆竹关乎“年味”,尤其是三年疫情给民众造成的心情压抑,可以通过烟花爆竹得以释放。况且烟花爆竹所产生的硫磺硝烟,对细菌病毒具有消杀作用。
对此,我想表述的观点是,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情,有利就有弊,包括燃放烟花爆竹。民众的诉求表达各种各样,政府决策上考量往往只有一种结果。不管什么样的政策规定,总会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关键看后果如何,是利多还是弊多,是短期影响还是长期影响。
在呼吁解禁燃放者看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可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名句,道出了烟花爆竹之于中国人特殊文化意义。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是年味儿的象征,更是传统故事里驱赶年兽、祛病避邪的精神寄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有着民众深厚的情感认同和文化需求的过年风俗,理应得到尊重。尤其是在因疫情憋闷了三年、老百姓需要一个宣泄出口的当下,新年的炮竹之声无疑是一种特别好听的声音。更何况,人家韩国居然想对燃放烟花爆竹这项民俗进行申遗;我们何不趁过年之机尽情燃放,给他们点儿颜色瞧瞧?!
对于政府来说,禁放自有禁放的考量。具体来说,不外乎这几个方面:一是冬季气候干燥,燃放烟花爆竹会带来很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可燃物多和人口密集的地区,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还有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邮寄等全链条安全保障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可能酿成大的祸患。二是烟花爆竹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成分,燃放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人体器官和组织系统造成损害,还会产生噪音污染,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三是会产生大量烟花爆竹残屑,增加了垃圾处理的压力。以北京为例,在限放、禁放之前,一个春节全市清扫的残烟花爆竹屑就达几千万吨,处理起来相当麻烦,而且还苦了环卫工人,使他们过年时仍得不到休息。
综上所述,在燃放烟花爆竹问题上,既要尊重民意,又要看政府的考量。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各地都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决策,不必简单地向什么地方看齐,也不可一味效仿某一个地方的做法,当禁则禁,该放则放。如果可以用“限放”的方式满足群众燃放烟花爆竹愿望的,就不必一禁之了,应当允许大家在某个区域、某一时段燃放,并做好市场供应。如果确实不宜燃放,就应当给群众解释清楚,大家也理应听从政府的指令,把买烟花爆竹的钱省下来,以多种传统的现代的方式快快乐乐过大年,不必再为烟花爆竹而纠结。(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