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稀鸟类频现北京堪称“生态奇迹”

(2022-11-17 07:55:10)
标签:

鸟类

珍稀

生态

奇迹

北京

分类: 时事评论

北京:珍稀鸟类频现,创造“生态奇迹”

《北京首次发现“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世界濒危物种黑眉柳莺首次现身延庆》《白尾海雕首次造访大兴麋鹿苑》……类似这样以“首次”为题的报道,近年来在媒体上经常看到,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生态奇迹”。

对于媒体的描述,不妨列举几例:

近日,在密云潮河畔的一片农田里,迎来了一位稀客——大鸨。这可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见其灰色的脖子细长,棕黑相间的花纹铺满背部,灰底的翅膀上带着白色斑点,仿佛镶了一圈珍珠,又黑又圆的眼睛正机警地环顾四周。

前两天,鸟类专家在北京大兴区观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该鸟类于2017年起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今天黄胸鹀‘凤还巢’,可谓珍稀一景。

寒风起,黄叶落。几片“大黑影”的出现,为原本萧瑟的季节增添了一丝热闹。阳光下泛着彩色光泽的黑羽、大红色的长喙……没错,它们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今年入秋后,在北京的多个地方都看到黑鹳的身影。

入冬时节,两只丹顶鹤从黑龙江飞到延庆,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在房山、大兴、丰台等地频频现身,消失近80年的栗斑腹鹀重新回到了密云山地。

……

珍稀鸟类频频闪现,无疑是北京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注脚。

这些年,北京在造林绿化工程中,充分兼顾生物多样性和景观需求,增加引鸟能力强、能提供食源蜜源的树种比例,为鸟类营造了良好的觅食地和安居房。与此同时,北京先后建成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79处,总面积36.8万公顷,约占北京市域面积22%,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空间格局。特别是园林建设中,统筹考虑野生动物的吃、喝、住、行等需求,突出“近自然”理念,使得野生动物的种群逐步增长。

除了生态的改善,市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不管你漫步在城市街头和公园,还是在游走于山野、田间、林地,各种各样的鸟儿都会悠然自得地出现在面前,有的还主动与你亲近。这种人与鸟儿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得益于社会的宣传教育,更归结于法的刚性约束。新版《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把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均纳入保护范围,明确规定全域禁猎、全面禁食,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北京市还通过执法协调机制,对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地、重点国有林区和林场、候鸟等野生动物繁殖地、迁飞停歇地等开展巡查巡护,连无人机都派上用场,严防乱捕滥猎和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2021年10月发布的《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显示,在北京这片1.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596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其中野生鸟类超过500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种数已超过三分之一,在二十国集团(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巴西利亚。这表明,北京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另外,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全市共监测到迁徙候鸟达300多种、360余万只,在数量庞大的迁飞大军中,不泛东方白鹳、黑鹳、青头潜鸭、震旦鸦雀、白枕鹤、眉林鸲、黄喉鹀、白头鹎、卷羽鹈鹕等珍稀鸟类。特别地位于河北怀来和北京延庆交界处的官厅水库,如同一个巨大的候鸟机场,每年春秋,万鸟翔集、水花四溅的壮美场景就上演。今年,官厅水库还首次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包括蓑羽鹤在内,该水库今年已监测到6种鹤类。

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珍稀鸟类越来越多,人与万物和谐共生——这是北京涵养生态文明交出的优异答卷。(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