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美行天下
美行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004
  • 关注人气:16,8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凡十年,北京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2022-10-20 09:47:23)
标签:

十年

二十大

减量

高质量

北京

分类: 时事评论

非凡十年,北京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10月18日,身为二十大代表的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到近十年间,北京更加突出首都功能定位,围绕“量”字做文章:在建设用地、一般制造业等生产要素上做减量,在研发经费、人才建设等创新要素投入上做增量,在引领世界潮流、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处理好变量,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宜居上扩容量,在人民福祉创造上给民众带流量。

赵磊代表对“量”的妙解,道出了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秘笈所在。

曾几何时,由于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等问题叠加,让北京患上“大城市病”。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功能太多带来的。作为首都,长期以来北京一直在做“聚”和“招”的“加法”,在奠定超大城市发展基础的同时,各种矛盾和困扰也日益凸显,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大打折扣。为此,北京率先提出减量发展,明确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发展中切实做到减重、减负、减量,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

于是乎,北京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主动做起了“减法”。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动物园批发市场。这里曾经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人流密集、环境嘈杂、交通拥堵是常态,周围居民苦不堪言。2014年启动疏解,2017年全部闭市,这片静下来的区域,开始“腾笼换鸟、筑巢引凤”,转型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科技创新热潮涌动。如今,这里已有150多家头部或重点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落户,成为减量与高质量发展并行的示范区。这恰恰印证了,减量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还有城市副中心建设,在京华大地的历史长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北京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市级机关首批搬迁就涉及35个部门、165个单位,约1.5万人;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即将落成;已开园一年的环球主题公园成为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千年之城雏形显现,优质要素和创新资源正在加速集聚。而同样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雄安新区,更是将一幅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铺展开来,令世人感叹“未来之城,妙不可言”。

十年来,北京通过“减量+提质”,让发展动能更澎湃。在减量背景下,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稳步构建,金融、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优势更加凸显,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四成。在人口总量、城乡建设用地和建筑规模减量的情况下,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1.9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3万亿元;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8.4万元,居全国首位;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68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7.5万元,年均实际增长6.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北京通过“减量+增绿”,让森林融入城市,让城市环境更宜居。比如,有着北京城市最大“绿肺”之称的温榆河公园,花溪锦田、飞瀑叠翠、蒹葭照水、芸上梯田等景观遍布园区,成为北京新的“网红打卡地”,更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名片”。可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尘土飞扬、污水横流的低层次产业集散地。再如,面积达十多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也是在疏解腾退了化工厂等用地后植入新绿,建造生态景观,开园两年多年来,累计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成为城市副中心最具活力的地标。毫无疑问,疏解腾退和生态修复过程中艰难的;然唯其艰难,更彰显这片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的宝贵。

通过“减量+更新”,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让工业遗存与文化产业融合重生,让首都空间格局更和谐。从前门三里河重现“水穿街巷”美景,到南海子公园铺展“南囿秋风”画卷;从西三旗老砖窑从“瓦片”到“芯片”的蝶变,到百年首钢园演绎冬奥传奇的“冰与火之歌”;从沉浸式体验中国戏曲文化之美的“会馆有戏”,到重塑老北京壮美空间和秩序的“中轴新生”……通过减量发展,千年古都全方位实现城市更新,市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已然从梦想照进现实。(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