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文化之都”的别样风景

(2022-08-01 18:26:49)
标签:

文化论坛

文化传承

古都文化

文化自信

北京

分类: 文化杂谈

北京:“文化之都”的别样风景

7月25日至26日,一场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的北京文化论坛在北京首次举办。论坛提出,要打造文化领域的全国性品牌论坛,成为继中国国际服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之后,又一个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平台,力争成为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的重要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传播平台,助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在世人眼中,北京不仅是国家首都,也是文化之都。从距今50万年以上的人类历史遗存点周口店遗址,到3000多年前的“北京城水源”琉璃河遗址,再到距今860多年北京建都之始的金中都遗址……北京历史之悠久厚重、文化之博大多元,在当今世界首都城市中,相当突出。相比于“时尚之都”巴黎、“创意之都”伦敦、“动漫之都”东京等颇具文化品牌效应的首都城市,北京无论在历史文脉延续上,还是推动文化创新上,都具有独特竞争力。

当然了,独特竞争力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更不能缺少踔厉奋发、赓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大力传承发展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到2035年,北京要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到2050年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引领时代潮流的世界文脉标志。

今天,北京正在以“一轴、两区、三带”为支撑,勾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基本面。

其中,“一轴”是北京中轴线——北京城的“灵魂”和“脊梁”,世界现存最长的历史中轴线,文化遗产丰富,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由此建立而产生。近年来,结合中轴线申遗,文物修复工程全面展开,让这道历史文化奇观熠熠生辉。

“两区”说的是北京老城和“三山五园”地区,它们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承载区,是北京古都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这些年,北京在科学保护皇家园林的同时,对北京老城区坚持“不再拆”的原则,通过整治提升背街小巷,让街巷胡同、历史街区“静下来”,还古都以历史风貌,还市民以旧时记忆。

“三带”,包括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承载了北京“山水相依、刚柔并济”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记忆,是北京文化脉络乃至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从唤醒古运河“流动的文化”和绵延的故事,到重现永定河水清岸绿、碧波荡漾的风光,再到探索和创新长城文化保护利用的“北京经验”,“三条文化带”卓有成效的整体保护,让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高品质的文化供给让城市更温润。如今的北京,若要欣赏古都文化,除了“雷打不动”的故宫、长城、颐和园“古都三件套”,越来越多的文化地标映入眼帘:再现繁华盛景的古运河、更“有戏”的北京老会馆、觉醒年代的红楼、遍地宝藏的文博馆、冰火交融的首钢园、跨界融合的文创园……无论是红墙黄瓦之间,还是寻常胡同巷陌,北京“网红”打卡地星罗棋布,市民游客置身于“触手可及”的文化氛围之中。(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