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在“感觉良好”中奔赴星辰大海
这几天,随着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感觉良好”这一“网络热词”再度升温,令国人倍感舒爽、愉悦。
记得18年前,乘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安全着陆、自主出舱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飞船运行正常,我感觉良好”。之后,“感觉良好”成为中国航天员们的“招牌式回答”,就像相声名家冯巩在春晚说的那句“我想死你们了”。如,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行走时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九号准确完成入轨后,航天员景海鹏发回报告“飞船工况正常,乘组感觉良好”。此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不仅在太空“出差”长达半年之久,创下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纪录,而且在安全着陆、顺利出舱时同样报告“01感觉良好”“02感觉良好”“03感觉良好”。有网友评论道:“看你们平安归来,我们感觉良好”。
“感觉良好”既是航天员身体健康的真实感受,也是中国航天从容逐梦九天、铸就时代辉煌的生动写照。一声“感觉良好”的背后,代表的是中国航天人的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从神舟五号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多人多天尝试、神舟七号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行走,到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中期驻留、神舟十二号绕飞空间站,每一次突破和超越,都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展现,助推飞天梦想不断扬帆远航。此次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不仅刷新了很多记录,如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中国人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春节,等等,展现中国航天科技的新高度,而且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美收官。
据最新权威发布,中国空间站将于今年完成在轨建造,随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建成后,初步计划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道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新一代载人飞船综合能力也将大幅提升,可搭载7名航天员,上行和下行载荷能力大幅提高。还计划在明年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
可以说,“感觉良好”四个字蕴含的消息内容相当广泛。从具体的微观的方面讲,无论是航天员身穿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风险极高又极为炫酷的太空出舱活动中的从容姿态;还是数倍于5G网速的太空宽带,支持航天员在400公里高度分享壮丽的宇宙美景,在“天宫课堂”流利开讲;抑或天宫货运飞船专程送来“太空快递”,并将空间站的垃圾分类收集、打包带走;以及航天员在太空张灯结彩过“中国年”、收看北京冬奥会的比赛直播,等等,无不彰显航天人的创新自信、航天技术的创新突破。
从整体的宏观的方面讲,历经30年锲而不舍的太空筑梦,中国航天的跨越式发展令世人惊叹。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羲和逐日”,从“墨子传信”到“神舟穿梭”,浩瀚太空频频出现中国身影,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随着一次次“感觉良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将成为现实。
一句“感觉良好”道出了中国航天事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激扬起中国人的底气、志气、骨气。就像航天员叶光富在“天宫课堂”上对学生的瞩望“要勇敢追梦,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奋力拼搏,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就会在“感觉良好”中奔赴星辰大海,书写新的中国航天传奇。(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