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天宫课堂”点燃孩子们“飞天梦”
作为一个渴求知识、怀揣科学梦想的孩子,还有什么比来自“天宫课堂”的授课听得更为过瘾、带劲?想想几十年前我上学的那个时候,这种“云彩”里的事情想都不敢想。可是,现在的孩子太有福气了,赶上好时代,竟然可以以这样神奇的方式触摸科学殿堂。
12月9日,距离地面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了,亿万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再次被点燃!
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进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上一次太空授课是在2013年之夏,当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空间站,课堂设在“天宫一号”,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配合下,进行了第一次太空授课。他们以魔幻般实验揭示太空奥秘,从物理学上进行科学阐释,包括陀螺演示、单摆运动展示、水膜演示、水球演示等太空实验,以及“悬空打坐”表演、“大力神功”展示等,端坐于电视机前的亿万青少年,被眼前出神入化的“超燃”课堂惊着了,对科技、航天领域的兴趣顿时勃发,美女航天员王亚平由此成为中国“太空教师”第一人。记得当时笔者聆听了太空授课后,还激情难抑地吟出一首打油诗:“亚平亚平真牛气,太空授课谁人比?天宫生活多美丽,娓娓道来话神奇。水滴变脸人惊异,物理运动揭奥秘。圆我千年之梦兮,嫦娥起舞同欢喜!”
从世界范围来看,太空教育已成为连接青少年学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最好桥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在中国,除8年前的航天员太空授课外,我国还曾组织过4次青少年与“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对话,目的就是让“飞天”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随着不断旋转的陀螺,我们已经从神十任务进入了空间站时代。欢迎来到‘天宫课堂’!”此次太空授课,作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王亚平再次担当重任,她同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一道,面对全国乃至全球的青少年,以天地互动的方式展现中国空间站的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的生物和物理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
毫无疑问,较之8年前的那次太空授课,这场太空科普课更为精彩。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三位航天员不仅迈着“太空步”介绍着他们的新家及其太空生活场景,包括每天能看到16次日出、每次梦醒时分都像在梦境等,而且在演示多种物理实验时多了一些新花样。瞧,同样是水膜张力实验,王亚平在做好水膜后,将一个花朵折纸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水膜上,随即奇观出现——花朵在晶莹剔透的水膜上“绽放”开来。水球光学实验除上次看到的“倒立”的王老师外,还增加了一个“双像”环节,在水球中注入空气后,奇妙的画面出现了:一正一反两个“王老师”,一个来自水的倒像,一个来自空气的正像。还有“太空欢乐球”实验、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等,一个个奇异的景象令孩子们眼睛放光、脑洞大开。
“太空授课”在中国航天的高光时刻大放异彩。据悉,此次太空授课活动长约60分钟,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共有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了现场活动。而通过电视、手机、电脑观看太空授课的中小学师生及各界人士则数以亿计。由此看来,在建的中国空间站无疑是“最高学府”的超级大课堂。后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不断丰富航天科普教育内容。
“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将来中国人的脚步会踏入月球、水星和更远的深空。”这是王亚平对亿万青少年的亲切勉励。三位航天员还分别寄语同学们“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张开梦想的风帆,向无尽的宇宙远航”“太空科技,奥秘无穷,未来属于你们”。
愿神奇的“天宫课堂”解开更多的宇宙奥秘,让孩子们的科学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