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雄安来,春潮涌燕赵
今年4月1日,是雄安新区设立4周年的日子,媒体用“拔节生长”来形容雄安的崛起,国人对承载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颇感振奋、愈发期待。
曾几何时,笔者对于雄安那一带的印象,基本停留在“白洋淀”三个字上。只知道这里的芦苇很多、荷花很美,红心鸭蛋也不错,还是著名的抗日武装“雁翎队”故事的发生地。前些年,得知白洋淀的水域面积在萎缩,污染越来越重时,心里不是个滋味。可是,做梦都没想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会诞生一座现代化城池,还是令世界瞩目的“未来之城”。
2017年4月1日,关于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像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官方对雄安新区定位的规格非常高,用“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来表述,称其“与深圳和浦东新区比肩”,即围绕白洋淀这个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群,建造一座跨越千年的未来之都,并以此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承载地,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转眼间一晃4年过去了,从“一纸蓝图”到“多点开花”,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的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瑰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雄安新区,从白洋淀碧波荡漾到千年秀林绿意盎然,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日益显现,“华北明珠”熠熠闪亮。从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到综合管廊主体完成,在这片规划面积达1770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每天都有16万多名建设者在甩开膀子加油干,200多项重点工程项目在昼夜推进,新的“春天的故事”飘荡着美妙动听的旋律。
在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理念根植深厚沃土,这里率先发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等前沿产业,加快构建城市计算中心、物联网等信息化设施,开工建设智慧道路、智能管廊等新基建,新区主城区、雄安高铁站等重点场所实现5G信号全覆盖,一座充满智慧的城市清晰可见。
在雄安新区,正集中打造金融岛、总部区、创新坊等行色产业和创新片区,承接和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企业,一大批独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优势产业正在尽快形成。目前,已有数十家科创企业和服贸企业入驻。随着行政审批改革按下“快进键”,新区正在努力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一枚印章管到底”,“雄安服务”知名度迅速提升,拼搏奋进的精气神在不断凝聚。
在雄安新区,正在建设“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其中,大批量的安置房即将建成,基础教育正在全面提升,“15分钟生活圈”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
千年大计,交通先行。2020年底,京雄城际开通,雄安站投入运营,从雄安站乘高铁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只需要20分钟,在建的机场快线R1将让雄安和大兴国际机场实现24小时通行。未来,京石、津雄等5条高铁都将经由雄安站。与此同时,公路建设也不甘落后,再过一两个月,京雄高速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一期等高速都将建成通车,河北雄安新区与京津的距离似乎近在咫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的显著优势。四年来,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日新月异,累计造林41万亩、栽植苗木2000多万株,白洋淀水质已达到近10年来最好水平,淀面已恢复至最多时近300平方公里,蓝绿交织的生态本底基本铺就,一个生机勃勃的“未来之城”呼之欲出。
风从雄安来,春潮涌燕赵。让我们迎着春光,张开双臂,去拥抱这座最为现代化、最具国际范儿、最为宜居的魅力之都吧!(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