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从观看《觉醒年代》开始
早春二月,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成为“网红”热播剧。这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倾力打造的优秀剧目,该剧以真实的历史还原、极致的美学呈现、深厚的文化传承、史诗级精神高度,获得好评如潮,甚至还引来了不少年轻观众弹幕催更。剧中的这些文化偶像让当下的青年人直呼好看、过瘾。有网友这样评价:“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没有简单粗暴的灌输,不回避曾经走过的弯路,不掩饰曾经遭遇的困难,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宏大叙事并没有产生距离感,让我们寻到了初心,思想上得到洗礼。
毫无疑问,《觉醒年代》是一部值得追看的好剧,展现的是一个关于“觉醒”的故事。剧集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全景式展现了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无数个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通过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众多历史人物的苦苦求索,以及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事件的生动还原,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背景、历史卷轴,清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
在人物塑造上,《觉醒年代》让观众感觉到鲜活饱满、真实可信,而不是假大空式的“高大全”。在这些人物身上,既有革故鼎新、救国救民的高光时刻,更有“接地气”的烟火气息,让人觉得“原来名家巨儒也和我们一样年轻过”“革命先烈也有可爱的一面”。剧中,不仅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其革命品格和斗争精神令人泪目,而且鲁迅、蔡元培、胡适、辜鸿铭、钱玄同等新旧文化阵营中的知识分子也塑造得相当到位,令人耳目一新。他们一个个棱角分明,有深度也有温度,相互影响和作用着,看到了他们的思想共鸣,也领略到他们观点上的交锋,仿佛使人穿越回百年前的那个风云时代,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总而言之,电视剧《觉醒年代》艺术再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梦想,传递出极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情怀,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不失为学党史、悟思想、受教育的鲜活教材。
学党史从观看《觉醒年代》开始。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大致可分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个阶段,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兴。概括地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就像一位党史研究专家所总结的那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只有学好通晓党的历史,方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复兴之路上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