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节很特别,暖心之事特别多
就在去年春节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一个好端端的“中国年”给毁了,不仅武汉告急,湖北告急,而且全国各地警报声声、烽烟四起,弄得大家惶恐不安,哪儿还有心思过年。幸好我们拥有制度优势,幸好我们具有勠力同心的家国情怀,经过一个多月的全民“战疫”,便基本控制住了疫情,并挥师海外投入新的战斗。
今年春节,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国内疫情呈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交织叠加态势下,原本以为这个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再次被新冠疫情给搅和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年竟过得如此之好,好的远远超出预期。整个春节期间,这么大的国家只出了一个新增本土病例,高中风险地区仅剩下“2+4”个,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反观境外很多国家,情况依然那么糟糕。比如说美国,在这7天里因新冠疫情新死亡上万人,新感染数十万人。疫情在欧洲也好不到哪儿去。可是,由于我们实施了“有力度”的疫情防控,幸推出了“有温度”的民生保障举措,使得神州大地处处呈现节日的喜庆与欢歌。国人特有的快乐和轻松感体现在数以亿计的“亲情包裹”上,体现在“井喷”式的假日旅游上,也体现在文化市场的供需两旺上。仅以电影市场为例,这可是受新冠疫情打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但春节期间的全国电影院均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春节档期的全国票房收入达78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真可谓“一叶知秋”啊!
要说牛年春节也确实够“特别”的,但暖心之事也特别多。比如说,全国各地都以温情服务回馈“就地过年”的人们,坚持以福利暖人心,从发放数字货币消费券、惠民文化消费券、免费流量包,到公园和景区免费开放、提供文化过年和云上过年等多样选项,一派红红火火的过年图景,最直观印证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再比如,北京过年不忘排民忧、解民困,“接诉即办”春节假期“不打烊”,对于市民热线诉求的解决率和满意率依然保持增长态势,确保春节期间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打折扣。与此同时,北京还有一个心理援助热线,专业服务人员每天24小时都在“倾听”,对来电人员的心理困扰进行干预和疏导。北京还有更绝的,即有“代理儿女”陪伴孤寡老人过年。早在去年2月,北京市就印发了《关于开展老年人委托代理与监护服务试点的通知》,重点解决特殊家庭老年人在无子女或子女不具备赡养能力的情况下,由于身体和智力的衰退所带来的生活照料、身心保护、财产管理、法律行为代理等问题,最大限度地行儿女之孝。试点项目启动近3个月来,社工团队向签约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了代购物、陪同就医、精神慰藉等多项服务。春节期间,“代理儿女”,则通过送年货、贴春联福字、视频聊天、登门拜年等形式,确保老人快快乐乐过大年。
说到爱老助老,笔者刚看到这样一则“暖新闻”。针对时下老年人日常打车难问题,交通运输部将“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作为民生实事开始实施,鼓励网约车平台增设“一键叫车”服务功能。目前,滴滴出行、美团打车等企业已陆续上线适合老年人打车的服务,改善老年人出行体验。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当每个人都‘挽起老年人的胳膊’一起前行,我们就已经‘预订’了最美好的明天”。在此,衷心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老年群体,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各种政策红利和养老服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有尊严、有质量地安度晚年。(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