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营商改革何以得到世行点赞?

(2020-08-07 07:59:5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北京营商改革何以得到世行点赞?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一份专题报告,向世界其他经济体大篇幅介绍北京营商改革的经验,为北京营商环境点赞。世界银行专家还把北京比喻为一只老虎,意为北京在推进营商改革中,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
    北京的营商改革究竟有什么硬招、狠招?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刀刃向内”,让“短板”变长。
    2018年之秋,北京作为世界银行考核中国营商环境的两大样本城市之一,在综合得分上有大幅提升,助力中国营商环境跃升至全球第46名,但有一项指标的分数却不尽人意,即建筑许可得分,仅有62.05分,全球排名132位,成为拉低总分的“减分项”。针对这一“短板”,北京的“狠劲”来了。虽然工程从批到建再到竣工,牵扯国土、规划、住建等一连串部门;尽管施工图审查、建筑质量风险控制、招投标手续等方面属于建筑行业的“敏感地带”,稍有差池就会酿成大错,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不容向困难低头。于是乎,北京把营商改革列为“一把手”工程,全市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多层次全覆盖的立体式协调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在推进过程中虽然“压力山大”,却倒逼出强大动力,大家都把自己所管的审批项目列出来,打破“一亩三分地”“各扫门前雪”等壁垒,寻找改革的切入点,在时间和流程上追求最小数值。
    改革惟其艰难,方显勇毅。重压之下,奇迹出现。有一家商户在办理一处保障房施工许可时,从提交材料到通过获批,只用了两天,且不用去现场提交,在网上申报就行了,申报要件从过去13项简化为4项,精简了70%。被精简掉的要件中有最让人头疼的“土地手续”,要是放在以前,仅此一项,没有个一年半载的就别想完事。
    条条框框就是用来被打破的,惯性思维要不得。按最新政策,土地手续转移到竣工验收时提交,如此一来就可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办,相当于商户能够提前一年开工。
    为了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北京市通过建立“问题清单+高位调度”的常态化改革推进模式,通过专项督查、窗口督查、暗查暗访、第三方调查等方式,从发现问题到立行立改形成“闭环”,将过去的很多“不可能”变成“切实可行”。
    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北京营商环境发生惊人变化。去年10月,北京营商环境名列全球28位,超过日本东京的得分。
    二、疫情之下,政府服务不打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政务服务带来不小挑战,企业和老百姓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担心。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疫情期间,很多项目审批工作照常进行,且不用见面、不用跑大厅。以不动产登记为例,依靠区块链技术,实时调用公安、民政等11个部门13类信息数据共享,将材料审核时间压减至2分钟,线上自动生成不动产电子证照,实现了全流程网上办理。如果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申请,买卖双方通过“电子营业执照”方式,登录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一次性填报双方的交易、税务、登记信息,只须几十分钟即可办妥。
    在大力推行“全程网办”“无接触服务”、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办事便利性的同时,北京市还针对疫情态势制定了应急方案,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和群众的影响;对于已取得的施工许可证有效期可延长至疫情防控解除后三个月。
    三、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2018年,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出低压电力接入“零上门、零审批、零投入”服务,并延伸至水、气领域,每年约为企业节约成本8.8亿元。由此,北京“获得电力”指标在去年世行考核中获得满分。即便是满分项,北京新一轮营商改革也没有止步于此。2020年,北京一方面创新推行“非禁免批”,针对水、电、气“三零服务”项目,在禁止区域外免除园林、交管、规划、住建、交通等部门占掘路审批;另一方面完善停电财务遏制措施,建立中断供电奖惩考核机制,获得电力实现2个环节(受理环节、施工接电)、10天办结。
    与此同时,北京将企业开办环节由7个精简为1个、办理时间由24天压缩至1天,在全国率先进入“1”时代。市场主体的变更和注销纳入“e窗口”办理,大幅度简化员工新参保登记信息,将原来需要企业录入的63项个人信息简化为6项。
   四、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越来越多全国少见或北京独创的改革举措陆续落地,让企业和老百姓每隔几天就“眼前一亮”。实际上,这些措施都已写进今年4月28日开始施行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该条例共有62项配套政策,已陆续出台61项。在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方面,明确了很多约束性规定。比如,针对涉及企业检查部门多、频次高、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的问题,明确本市在现场检查中推行行政检查单制度,不得擅自改变检查内容、检查方式、检查标准。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按照条例的规定依法履行职责或者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将被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该条例确定了五大制度,即以告知承诺为基础的审批制度、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制度、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政务服务制度、以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制度、以法治为基础的政策保障制度,全方位、系统性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