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消费券将你引向“京范儿生活”
“京范儿生活”什么样?这是一个模糊概念,但我知道这一定是一种有品味的生活。这种生活,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让人受用,也很时尚。换言之,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起码包括“京范儿生活”在内。
6月6日,以“品味消费,京范儿(FUN)生活”为主题的北京市消费季正式启动,一直持续到“十一”黄金周后,期间共投放122亿元消费券,覆盖餐饮、购物、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教育、体育、健身、出行等领域,预计将惠及上千万北京市民,由此推动复商复市,全面引爆首都消费。
众所周知,消费是经济循环的起点,也是终点。在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作用日益凸显。2019年我国国民的消费支出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可以说占据了经济增长的大半壁江山。对北京来说,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率更为突出,近几年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每年都在1万多亿元,与上海并驾齐驱,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然而,受疫情影响,今年外地和境外来京人员骤降,北京的旅游市场几乎按下“暂停键”,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行业都大受影响,尤其是一季度,各项消费收入竞相出现大幅跳水。随着战“疫”节节胜利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全国各地开启经济复苏模式,纷纷摁下提振经济“加速键”,多个城市推出数以千万元乃至亿元级消费券,对消费潜力释放起到了一定的撬动作用。北京这轮消费券发放势头更猛,122亿元的发放总额为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地方消费券规模之最,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需求导向,契合了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期许,将为北京经济增长带来新动能。
6月6日,“北京消费季”启动仪式在王府井主会场及全市各区“多点开花”。“北京消费季”期间,将开展“京彩”“京券”“京品”“京韵”“京味”“京炫”6大板块活动,有网友将其概括为“线上线下齐发力,餐饮购物随意去,文化教育任你选,休闲娱乐当尽兴,各类产品包满意,旅游远行也可以”。丰富的商品促销活动和文旅、体育等体验活动将为在京消费者带来一场持续到年底的消费狂欢。据悉,在王府井、西单、CBD、三里屯、华熙LIVE、奥特莱斯、万达广场、北京华联商厦等全市80多个重点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将同时联动,开展超100场促销活动,参与商户超5000家。
这次北京发放消费券,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买便宜。可是,122亿元消费券不是个小数目,等于是真金白银地发放,钱谁来出?谁最受益?告诉你,巨额消费券当中既有财政划拨,也有平台和商家的匹配优惠,遵循的是“政府补一点、平台贴一点、企业让一点”原则。在企业消费券中,微信支付联动北京线上线下近千家品牌、上万家门店开展优惠让利活动,发放总值20亿元的城市消费券,涵盖餐饮、零售、时弊、交通住宿、美妆个护、生活服务等行业,用户还可以参与摇免单活动。当然了,122亿元消费券的发放,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平衡精准与普惠。北京市采取22亿元政企专“券”联发、100亿元平台万“券”齐发模式。其中,既有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的专项消费券、智能产品消费券——对广大城市居民来说,则要突出“杠杆”价值,满足更丰富、多元、高阶的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券的“乘数效应”;也有面向城乡低保、特困和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发放的特定消费券,突出消费券的“救济”功能。
“六保”“六稳”是今年各项工作的总基调。“六保”之首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能保民生。“六稳”之首是则稳就业,稳就业才能带动消费。北京发放122亿元消费券的用意就在于,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把疫情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进而稳定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让群众有获得感,对明天充满信心。(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