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垃圾分类:以新法规拥抱新时尚

(2020-04-28 07:39:59)
标签:

杂谈

北京垃圾分类:以新法规拥抱新时尚
    今年5月1日,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这不仅意味着五一国际劳动节在即,大家可以放飞心情,利用几天小假畅游一番。更因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即日起正式实施,我们的生活习惯将伴随着这部法规而发生不小的改变。
    是的,修订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5月1日起就要正式实施了,这标志着北京生活垃圾分类将正式纳入法治框架。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新版《条例》首次明确,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并对个人违法投放垃圾的行为,教育与处罚并举。此外,对免费提供塑料袋的商家、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餐饮企业、“混装混运”运输单位,等等,严厉处罚没商量。
    按理说,该《条例》的出台已经有小半年时间了,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行动方案的制定,早就有大的动作了。然而,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任务压倒一切,人都被隔离了,垃圾分类这事自然暂且搁置。随着《条例》落地之日——5月1日渐行渐近,我国防疫形势持续向好并取得阶段性胜利,各地都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北京垃圾分类正当其时,全市各个城区纷纷按下“重启键”。相信在北京,垃圾分类很快就会蔚成风气,变得时尚起来。
   这几天,“垃圾分类”再度成为咱北京的一个热词,媒体在宣传垃圾分类,社区在引导垃圾分类,市城市管理委也上线了“北京市垃圾分类宝典”小程序,只要轻点鼠标,便什么都明白了。
    其实,以现代人的文明意识和文化素养,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再简单不过了。尽管新版《条例》把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建筑垃圾,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要记住“干湿分开”和各类垃圾对应的颜色就可以了。即“厨余垃圾绿桶桶,可回收垃圾蓝桶桶,其他垃圾灰桶桶,有害垃圾红桶桶”,以及四类垃圾分别包括哪些废弃物。为让垃圾分类简单可行,市城市管理委还提示,居家分类垃圾时不妨遵循“两桶一袋”原则,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具体来说,两个垃圾桶,一个放厨余垃圾,一个放其他垃圾,而类似纸张、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单独装在一个袋子里,至于节能灯、水银血压计、蓄电池等有害垃圾,因为一般家庭产生量都不大,可不在家中单独设置垃圾桶,及时投放到社区的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即可。
    常言道“知易行难”。垃圾分类的重点是行、关键看做。虽说都是些“举手之劳”,但长期坚持下去,养成分类的习惯,无疑是非常可贵的。以前我们可以由着性子来,分与不分、分的好不好也就那么回事,没人能把你怎么着。如今不同了,垃圾分类由自觉自愿变为强制性的法规要求。根据《条例》规定,单位如果违反分类投放规定,将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1000元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于个人如果违反分类投放规定,将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进行劝阻;对拒不听劝阻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报告,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给予书面警告;再次违反规定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应当受到处罚的个人,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不予行政处罚。
    话说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了,其实对于单位也好,个人也罢,罚款也好,罚你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也罢,处罚的手段和方式,或许还不是主要的,关键是丢不起那份人啊!你想,名声、脸面、诚信纪录,对于单位和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倘若因为垃圾分类这事被处罚了,岂不是破坏法规、有失文明吗?不仅听着刺耳,在诚信纪录上也是一大污点。所以要奉劝大家,家里的垃圾一定是要分的,而且越早越好,晚分不如早分;早分早主动,早分早习惯。诚如一位网友所言:“垃圾分类体现一个人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身为首都市民,不仅要带头做好垃圾分类,还要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发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新时尚”。(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