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疫情之下,“强制陪伴令”温暖人心

(2020-04-01 07:39:36)
标签:

杂谈

疫情之下,“强制陪伴令”温暖人心

    打开3月30日北京日报,一则新闻令人眼前一亮,感受到暖意。标题为《妻子待产,民警坚守抗疫,党委发出“强制陪伴令”——“党委要求你现在即刻回家陪产!”》。

    标题一目了然,不用看内容,就知道是一篇很不错的“暖新闻”。此时,我脑海里浮现出十几年前一则往事。当时,我在部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经常下基层采访。一天,听到这样一条新闻线索:某团有一位连长,妻子快要分娩时,连队的一名战士突患急症。这位连长当机立断,在妥善安排妻子待产的同时,背着患病战士往医院跑。最终,战士化险为夷,而连长的妻子则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平平安安地生出了孩子。此时,我脑子里冒出一些“?”:以前总宣传一些“顾大家,舍小家”的典型,如爱人生孩子无暇照料,父母病重也顾不上回家,等等。这样的行为难道真的可敬可佩可取可学吗?家庭和事业就不能两全其美吗?要知道“个人的小事”有时也是大事。作为一名军人,在部队兴许就是一名普通官兵,但在一个家庭中,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绝对是个顶梁柱,关键时候岂能缺位?实际上,在没有作战训练、抢险救灾等重要紧急情况下,大家和小家是可以兼顾的。于是乎,《兵和妻子我都爱》这篇小通讯出炉了,第二天解放军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刊出,并加了花边,配发短评《留份儿爱心给家人》。旋即,这篇散发着鲜活气息和“人情味”的报道,反响强烈,部队官兵纷纷予以好评。之后,该报道还被解放军报评为好新闻。由此可见,大家心里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不言自明——凡是沾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气的东西,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如果你报道的新闻假模假式的,缺少人情味,读者自然不会买账。

    且说这篇“强制陪伴令”的报道,情况大抵是这个样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身为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垦华监狱民警的刘春海,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相当出色。然而,他有心事,心里放不下将要临产的妻子。因为疫情的原因,生活在外地的父母、岳父母都无法进京帮忙,身边也没有其他亲人依靠。更何况,即将分娩的妻子还要照顾刚刚两岁的儿子。尽管妻子每次通话时都劝慰他不要担心,要安心工作,但他那颗悬着的心始终放不下来。可是,如此非常时期,岂能离开岗位?垦华监狱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一方面派人主动上门服务,为刘春海妻子送去生活用品等;一方面合理安排刘春海回家照顾妻儿。妻子的预产期只有一周了,刘春海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不肯请假回家。见此情景,垦华监狱党委向刘春海发出了“强制陪伴令”,命令他立即停止工作,马上回到妻子身边。监狱长薛英奎还将刘春海送到监狱大门口,语重心长地说:“单位的事情你放心,一切有我们在。监狱人民警察的妻子不容易,你回去后要好好照顾家人。我代表监狱党委提前祝你喜得二胎,母子平安。”一席话,说得刘春海心里热乎乎的,泪水在眼框里打转。经过两个多小时车程,当刘春海回到家里时,看着挺着大肚子的妻子,听着儿子不停地喊着“爸爸,爸爸”,心里别提有多激动、多幸福了。

    从“兵和妻子我都爱”到“组织命令你回家”,疫情之下,动人的故事闪烁着人性的光芒,饱含着组织的关爱。如何才能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奉献者寒心、不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这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唤,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重要命题,希望各级党组织都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