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345”打通首都城市治理“最后一百米”

(2019-06-22 07:57: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12345”打通首都城市治理“最后一百米”
    记得小时候常常大声说唱一首童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我,专吃大地主……”等我稍稍大些时,便有些想不通,既然“老虎不吃我,专吃大地主”,为何还要“上山打虎”呢?何况老虎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哩!不过,最终还是想明白了,童谣毕竟是童谣嘛,要的就那种简单而痛快的劲儿,不能拿逻辑关系说事儿。
    如今,那首“12345”的童谣的与我们渐行渐远了,而社会生活中的“12345”却成为民情民意的风向标,展示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政府形象。
    12345,即“非紧急救助服务系统”,用来帮助诉求人解决生活、生产中所遇困难和问题,是各地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倾听民意的平台。今年以来,北京市整合各类热线归集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立全市统一的群众诉求受理平台,实现事项咨询、建议、举报、投诉“一号通”。
    据悉,12345热线与30多个市级部门和工作专班建立了信息联系机制,与10条政务热线、11家公共服务企业热线系统实现“一号响应”,街乡镇管辖权属清晰的群众诉求直接派到全市300多个街乡镇,突发事件2小时内反馈、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诉求24小时之内反馈,其他事项按照事件轻重缓急7天之内反馈情况,复杂疑难的合理诉求15天之内反馈。
    “12345,管用!”这是市民群众拨打后给予的评价。家住海淀区的唐先生,每逢汛期就睡不安稳。他居住楼房的顶部漏雨渗水严重,一下雨屋里就闹水灾。为此,他没少向物业等部门反映,迟迟得不到解决。今年2月19日,他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了此事,没过两天,在街道“接诉即办”联络组的协调下,有关房产和物业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多年难题一朝解决。前几天,有位区领导回拨了一位诉求人电话,询问他前几天反映的施工扬尘问题解决了没有,可他话音未落,对方便畅快地答道:“噢,那事儿已经解决了,处理挺快,感谢感谢!”
   如果说街道是城市工作的第一线,是城市治理的关键环节,是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那么12345“接诉即办”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机制创新,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将群众诉求直接派单到基层,为老百姓的民生诉求打造了一个快捷、高效的受理和反馈平台,把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延伸到“最后一百米”,让“看得见”的基层真正成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神经中枢”。 这一机制以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为评价指标,定期通报排名,压实责任,督促基层和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到一线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进而形成一个环环相扣、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自动响应系统。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北京12345日均受理群众来电1.8万件,最多一天超过4万件,市民的诸多诉求、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群众满意率持续走高。
    以市民诉求为哨声,北京12345每天保持24小时不断线,从接电话、派问题,到收反馈、记回访,对每一个诉求都必须“高高地举起、稳稳地落地”。从街乡镇,到委办局,既要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又须在办理过程举一反三,追根溯源、解剖麻雀,充分基层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把工作做在前头,把百姓的难事、烦心事办得即快速又漂亮。
    北京“接诉即办”的背后,是敢于啃“硬骨头”的实干担当,是枝叶关情的民生情怀,是“绣花功夫”在城市治理中的展现。由此,老百姓的获得感与治理者的成就感相得益彰,共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向心力日益凝聚。(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