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美行天下
美行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004
  • 关注人气:16,8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京城过年的文化味儿

(2019-02-11 14:44:08)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化杂谈

感受京城过年的文化味儿

   春节大年初三逛地坛庙会,被浓浓文化和时尚气息所裹挟,颇有“年年年相似,今朝更好看”之感。
    地坛庙会上,过往常见的游艺项目和烧烤炸串不见了,仿清皇家祭祀、民间花会、欢歌劲舞、曲艺杂技等表演依然保留,文创成了今年新宠。其中既有老字号的新锐文创,也有后海兔二爷、敬人纸语、京华印象、金丁美奇、大气团文化-汉字艺术、哈木的房间等知名文创品牌,而故宫的“宫廷娃娃”系列、“千里江山”系列和“纸胶带”系列更是受到游人青睐。据悉,本届地坛庙会共设置了80多个文创展位,全部由专业文创设计师打造,以春节年画、窗花、中国扇等传统符号为载体,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内容涉及原创设计、非遗创新、文创生活等品类的万余种文创产品,每一个展位前都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因为从这些文创产品里,游客们能够欢欢喜喜地接触、体会和理解民族的文化、信仰和梦想。我想,春节文化庙会意义正在于此。
    文创产品被热捧的可不只是地坛庙会,在龙潭庙会、厂甸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圆明园皇家庙会、朝阳公园春节庙会、石景山游乐园洋庙会、珐琅厂皇家艺术庙会,以及故宫博物院、白纸坊纸文化博物馆、京西文化游园会等春节文化活动现场,不仅有毛猴儿、绒花绒鸟、剪纸、糖画、面人、风车等熟面孔,还有往年看不到的珍贵非遗作品。比如,北京蒙镶就是今年龙潭庙会上的新面孔,过去多用于寺庙佛像、宫廷礼乐器皿的制作,在文化传承上历史悠久,其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堪称“金银与火的艺术”。亮相龙潭庙会的北京蒙镶展品包括精美的壁画、华美的器具等,其中镂空的银制小猪最为畅销,每天被“牵走”数百只。厂甸庙会,曾经风靡的小吃也不见踪影,古色古韵的文房四宝、宁静优雅的书画品鉴取而代之。在这里,小猪佩奇和风车巧妙结合,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大人们则透过“年画重回春节”展览,寻找到“纸上的年味儿”。在厂甸庙会上,人们还能欣赏到戴月轩湖笔制作、荣宝斋木版水印等非遗技艺。
    当然了,今年过年,京城里最有古意、最时尚、最聚人气的地方非故宫莫属。“紫禁城里过大年”不只是想得美,的的确确是太有看头了。与往年不同,“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不仅局限在展厅里,整座紫禁城开放区域都成了春节文化的展示舞台,人们扶老携幼品年俗、庆新岁。其中有午门雁翅楼上的“宫廷春节”主题展览,乾清宫前的“万寿灯”“天灯”等布置,以及慈宁宫区域由上百家“老字号”组成的“大集”,展示内容涵盖了文房用具、生活用品、特色美食、服饰、首饰、玉器、文化创意类工艺品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从中能够了解到民间老字号与宫廷文化之间历史底蕴相通的悠久渊源。“宫里过大年”数字沉浸体验展则设在乾清宫东庑,该展融汇了故宫历史及院藏文物中蕴藏的过年元素,运用数字投影、虚拟影像、互动捕捉等方式形成春节文化与观众间的互动。比如,观众们可以模仿《冰嬉图》中的古人滑冰,脚下竟出现条条“冰痕”。在宫里逛一圈儿,游客们一个个收获满满,其中既有手里拿着的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的风车、绘着胖娃娃手拿如意的年画等作品,更有精神文化方面非同寻常的美好体验。
    大年初五,笔者还特意到颐和园逛了逛。人居京城,“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虽说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行宫御园咱经常去,但这次可是奔着赏梅去的。今年春节,颐和园第八届“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在听鹂馆举办。瞧瞧,“听鹂馆+梅花”,听着就富有诗意。没错,清朝时期的听鹂馆可是老佛爷听曲看戏的地方!寒冬时节,能在这儿观赏到沁人心脾的梅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听鹂馆里,展出“双梅”盆景达十余个品种,部分梅桩树龄在百年以上,其姿态各异、风韵优雅、芳香四溢,徜徉其间,仿佛在玩“穿越”,令人沉醉不已。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举办了十大庙会、五十项展览、四十项游园等文化活动,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充满京城,成为北京最生动的年味儿记忆。
    新春佳节,神州同庆,“同”的是时序、是天伦之乐,更是一份深厚的文化认同、家国情怀。文化创新“加持”下的新春佳节,不仅让传统活了,而且让过年更加有滋有味。(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