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榜样”宛如平常一首歌
前不久,北京市委做出开展向“北京榜样”优秀群体学习活动的决定,在全社会引发共鸣。“北京榜样”作为一个传递正能量的品牌,其评选活动的开展已有5年了,各级举荐的身边榜样已达25万人,经层层遴选进入市级“榜样库”的榜样候选人接近1万人,被表彰为“北京榜样”周榜、月榜和年榜人物突破600人,其中年榜称号获得者50人。可以说,榜样就在我们身边,身边的榜样激发奋进的力量,引领城市的风尚。其共同特点是:熟悉而亲切,平凡而可贵。就像那曲《北京榜样》中唱的那样:“千万人中你很平常,你我常走在同一条街巷。这生活因你淡妆清香,这古都因你浓墨飞扬……北京榜样,平凡中的力量。没有勋章也一样闪亮,没有光环也温暖四方……”
眼前的情景,让我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渴望》,当时一夜爆红,引来万人空巷的观看热潮,该剧情节讲的应该就是咱北京的故事,那心地善良刘慧芳、乐于助人的刘大成等,都是普普通通的市民群众,其身上发生的也是平平凡凡的事,正可谓“相伴人间万家灯火,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却是那样的打动人心,堪称“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的典范,也是“北京榜样”的电视剧版本。
被称作“环保奶奶”的贺玉凤是延庆的一位农民,家住妫水河畔。当她看到有人把垃圾扔进河里、挺好的环境被污染时,心里隐隐作痛。于是,她开始捡拾塑料袋、快餐盒等白色垃圾,这一捡就是22年,光塑料瓶就捡了30多万个。其间,她曾被别人嘲笑过,受了很多委曲,但依然坚持了下来。最终她的一片痴心打动了家人,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环保志愿者行列。如今,有一百多人和她一样到河边义务捡垃圾。
这些“北京榜样”来自各行各业各个群体,有数年如一日义务疏导交通、帮家长接送孩子过马路的老民警高宝来,有组成助老特需服务队、坚持为身边老人们排忧解难的社区党委书记潘瑞凤,有扶贫助学、治沙绿化的民营企业家廖理纯,有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山区救治患者的医生张晓艳,有胸怀家国、研制“中国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有带领创新团队“领跑”高铁技术发展的大学教授贾利民,等等。在上个月的榜单中,还出现了这样一个见义勇为的光荣群体:今年6月15日,城铁13号柳芳站附近有人在持刀抢劫。危急时刻,蔡文岁、张少康和周凡凡等3人和多名群众上演了一场追击歹徒、英勇夺刀、合力围堵、接力救伤者的壮美活剧。他们中有退伍军人、健身教练、网站管理员、理发师、足疗师等,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还有一位2001年出生的少年,但面对歹徒他们毫不畏惧、挺身而出;面对受伤的英雄,大家慷慨解囊,争相救助,用自觉的行动谱写英雄壮歌和爱的赞歌。由此可以看出,平凡中的力量多么伟大,平凡中的荣光是那样的耀眼。
“北京榜样”,一种"拼搏为美“的精神品质,一种凡人善举的人间大爱,他们将使命担当、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可贵品格融入社会生活和人生追求,仿佛“一棵树将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将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将唤醒另一个灵魂”,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激发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愿“北京榜样”中有你有我也有他,宛如平常一首歌!(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