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故居景色怡人京韵袅袅
入秋的北京,金风送爽,白云朵朵,海棠、石榴等果实缀满枝头,胡同、庭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惊艳时光。
近年来,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持续开展,北京拆除的违建数不清,整治“开墙打洞”无数,取而代之的是“城市森林公园”、“口袋公园”遍布城区,背街小巷“变身”靓丽舞台,城市发展品质在不断提升。
这不,位于纪晓岚故居西侧的京韵园里,京腔京韵时常弥散开来。这里是“京剧发祥地”。为进一步弘扬国粹京剧文化,9月1日,“西城2018京剧发祥地艺术季”在这里开锣启动,为喜爱京剧文化的票友们带来为期14天的京剧文化体验之旅。当天的“授旗仪式”格外引人注目。年仅9岁的资深小戏迷柴政从京剧名家叶蓬老师的手中接过象征京剧文化弘扬与传承的大旗,用京剧人特有的方式完成京剧血脉的传承与延续。京韵剧源·西城2018京剧发祥地艺术季“活动的主体Logo及主题曲《五洲同唱结戏源》也于当日正式发布。此时,镌刻着“京剧发祥地”地标石广场,与琉璃厂的墨香弥散、湖广会馆的旌旗飞扬、广德楼里的阵阵笑声、正乙祠里的戏曲悠扬融为一体,浓墨重彩地渲染着底蕴深厚的北京文化。
京韵园地处西城大栅栏街道的西南角,珠市口西大街路北,紧挨着纪晓岚故居,面积为1070平方米。历史上,这个地块属于纪晓岚故居的西跨院。1931年梅兰芳等在纪晓岚故居内成立北京国剧学会,后又成为“富连成”京剧科班社址,一时间这里京韵袅袅、名角荟萃。
近年来,经过疏解整治、留白增绿建成的京韵园,处处渗透着京剧文化元素。园子正中位置,立着一块大青石,上面镌刻着“京剧发祥地”几个金色大字,背后是一篇辞赋,说的是200多年前四大徽班进京,先后在大栅栏落脚的历史。园中铜制的雕塑小品,或是名角儿在拉二胡,或是棋桌上摆放的烟袋、翻看的古籍,与中式园林布景相映成趣。正对京韵园的一面墙壁上,镶嵌有京剧脸谱,以及诸多京剧名家的唱腔特色、生平事迹介绍,好比一个微型的京剧文化展览。曾经闲置的地块,经过改造成了弘扬京剧文化的城市休闲地,京剧“新”盛世正在这里重现。
说起京韵园,自然要说起纪晓岚故居,以及纪晓岚这位清代名臣、历史文化名人。有一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曾经风靡全国,剧中的和珅被纪晓岚耍的团团转,让人忍俊不禁。其实,这是一部被演绎的搞笑作品,单从时间上看就对不上号。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在和珅面前,纪晓岚是前辈,官场上两人基本上没什么交集。
纪晓岚,名昀,字晓岚,河北献县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卒于嘉庆十年(1805),享年82岁。阅微草堂为纪晓岚故居。纪晓岚出生在一个书香官宦之家,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官居一品。纪晓岚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总篡《四库全书》、著作了《阅微草堂笔记》。前者被国学大师季羡林称之“嘉惠学林,功在千秋”。后者被鲁迅赞为“雍容淡雅”。可见其历史文化地位之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