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姐妹溺亡海滩带来几多警示?
8月5日,一对从北京到青岛旅游的8岁双胞胎姐妹在海滩失踪,次日被发现时已双双溺亡,无数人为之震惊、唏嘘、嗟叹,备感心痛和惋惜。
是呵,两个8岁的小女孩,花骨朵儿一样的年龄,长得美丽乖巧,像一对小天使,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就连我们这些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外人,都感到造化弄人,非常痛惜。对于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来说,该是何等残忍啊!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要伴随他们多久?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痛定思痛,对于我们生活安好的人来说,仅有痛惜显然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警钟长鸣,吸取教训,确保类似悲剧不再发生。
双胞胎姐妹溺亡事件,警示很多,依笔者来看最主要有三:
一是旅游有风险,安全是底线。如今老百姓日子好了,都想到外面去看看,谁不出去旅旅游,都无法证明自个儿生活的还不错。于是乎,国内游、国外游、组团游、自驾游、老年游、亲子游,等等,五花八门的旅游方式全都来了。旅游本身没有错,谁不想玩的嗨一些,但各类潜在风险可得想清楚了,切不可麻痹大意和抱有侥幸心理。就拿双胞胎遇难的海滩来说,这里并非正规浴场,水下有暗流,岸上没有瞭望塔,且有安全提示,一旦被“离岸流”卷入水中,危险性极大,连成年人都很难幸免。然而,来这里游泳和带孩子玩耍的游客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他们看来,“出事的都是别人,和自己隔着十万八千里”“以前出去玩都挺顺的,这次运气也不会差”。尤其令人吃惊的是,就在双胞胎姐妹遇难的第二天,这片海滩依然有不少游人带着孩子游泳戏水。如此不管不顾,任性地“立于危墙之下”,谁能保证下一个悲剧不会发生?
二是走出“朋友圈”,莫做“手机控”。“手机控”也叫“低头一族”,这个群体越来越大,由年轻人扩展到中老年人。特别年轻的妈妈们,微信朋友圈里,她们是最为活跃的那一部分人,晒靓照、晒美食、晒育子、晒旅游……晒各种各样她们认为值得一晒的东西,乐此不疲。在她们看来,被网友点赞和点赞网友,都是分分钟可以搞定的事,夏日的快乐之旅自然要拿到朋友圈晒晒。只是,带孩子去海边浴场游泳须小心,千万不要去那些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野浴场”,且尽量不要让孩子独自下水和离开自己的视线,手机能不看就不看,朋友圈能不刷就不刷。玩手机、刷朋友圈往往就会失去对时间的控制,你感觉中“一小会儿”,实际上已过去“一大会儿”。视线离开孩子过久,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看了眼手机,孩子就不见了”,这位双胞胎女孩母亲的惨痛教训,值得每一位家长认真吸取和百倍警觉。
三是时时守规矩,方能保平安。对于有些人来讲,平时溜狗不拴绳,骑车闯红灯,外出旅游也往往不守规矩,对路边的风险提示视而不见,对别人的好心劝阻置若罔闻。为了拍照可以逼停“开往春天的列车”,野生动物园里私自下车竟然被老虎叼走,还有滑野冰掉进冰窟、爬野山坠崖身亡,以及旅行途中一起起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等等,无不在告诉外出旅游的人们“危险就在身边”。特别是在暑假期间,很多家长带孩子到外地旅游,而这个季节正值主汛期,危险重重,危机四伏,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诸多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如果不重视相关方面的风险提示,不对出行时间和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很可能就会遭遇险情,甚至陷入绝境,把命都搭上。当然了,作为政府部门和景区管理方面,必须拧紧“安全阀”,通过先进设施、信息化手段和完善的制度,提高规避风险、保障安全的能力。但话又说回来,政府和景区方面做的再好,也需要游客来积极配合,毕竟安全无处不在,危险无孔不入,再好的安全保障也无法做到滴水不漏。作为个人,要想远离危险地带,守规矩才是最重要的。(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