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护栏的城市有多美

(2018-08-04 16:42:1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没有护栏的城市有多美
   “撤掉所有交通、绿化隔离护栏,取而代之的是鲜花盛开的花钵,街道变得又宽敞又美丽……”如果不是看了北京日报头版头条(8月3日)的报道,我还不敢相信这样的“舍弃离”会发生在城市街道,尤其是在人多车多的北京。简直是一种惊喜!要知道,对于城市街道上的一道道护栏,我向来是十分反感的。这些隔离护栏把有限的道路资源切割得支离破碎,将诺大城市空间弄得逼逼仄仄,既不方便通行,也破坏了城市的美感。
    可是,这些年来,城市街道上的护栏越来越多,大有“比学赶帮超”的势头。究其原因,大都是出于安全的考量,就像古人修筑长城,试图通过这种法子保一方平安。前不久,南方某市还以“加强城市交通管理,道路中央隔离护栏效果显著”为题进行宣传报道。报道称,在未安装中央隔离护栏前,城区有相当一部分的交通事故,由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道路上随意掉头、穿越道路所致。中央隔离护栏的安装,有效杜绝了这些行为,避免了此类事故的发生。
    护栏的作用真有那么大吗?城市道路难道真的离不开护栏吗?客观地讲,在交通管理上,隔离护栏的作用显而易见,对约束人的不自觉行为功不可没。但凡事有利必有弊,须综合权衡考量,切不可陷入“唯护栏是举”的怪圈,让原本开阔、美观的城市道路和广场变成“囚笼”。走在日本的城市街头,似乎看不到隔离护栏,但行人横穿马路、撞红灯现象几乎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律比他律更管用,与其一味地加装护栏阻止人的越轨,莫如通过宣传教育、严加惩戒等手段措施,改变人的劣行陋习,使大家养成严守规矩的良好习惯。
    就拿上面报道中的北京中关村西区丹棱街来说,以前这条街道上至少有5道护栏,路中间一道,两侧机非隔离护栏各一道,人行道和绿地之间还各有一道护栏。这些护栏在发挥安全保障作用的同时,也导致行人通行不畅。为此,中关村西区成为全市第一个拆除护栏的街区。护栏撤掉后,他们对交道设施进行优化,重新施划了交通标线,用花钵替代机非隔离护栏,增加了立体斑马线,增设了监控探头。
    说到监控探头,处于信息化时代,其作用不可小觑。道路护栏撤掉后,中关村西区除组织协管员队伍进行人工疏导外,在人流量大的十字路口,安装了5处人脸识别探头抓拍行人闯红灯。而在丹棱街和海淀中街交叉路口东北角的一个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是行人闯红灯的视频,包括10秒的全程记录和5秒的特写镜头,将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者一一抓拍示众,让他们丢人现眼、颜面扫地,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付出代价。我想,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护栏的隔离与电子眼的监督,究竟那一个作用更大、效果更佳、衍生性更强呢?如果现在就要选择站队的话,想必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其实,拆除护栏同“留白增绿”一样,都是打造城市美丽家园的必然选择。据悉,今年北京拆除违法建设、腾退低端市场和污染企业的力度不减,上半年全市已将12000多亩腾退土地变身“城市森林”等公园绿地,面积相当于2.8个颐和园。而全年将完成“留白增绿”24000亩,年底会有更多腾退土地变成绿色空间。
    从拆除违建、腾退低端市场和污染企业,到撤掉交通、绿化隔离护栏,其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让城市变得更敞亮、更美丽、更舒适、更宜居。不是吗?!(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