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拆”出一片片“城市森林”
炎炎夏日,咱北京又添了两处“城市森林”,且都在市中心,一处是常乐坊城市森林公园,一处是新中街城市森林公园。
新开园的常乐坊城市森林公园,位于广安门外红莲南路。公园呈楔形,面积不大,南北狭长,有230多米,绿地有6000多平方米,特别富有山林野地之气息,成为连接西城、丰台两区的森林走廊。进入园中,但见垂柳、扶芳藤、孔雀草,郁郁葱葱地生长着;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生机盎然,错落有致。这里鸟语呢喃,花草清香,周边老街坊因此多了一处“闹中取静”的遛弯儿好去处。
而刚开园的新中街城市森林公园,就在工人体育馆西北侧,是东城区建成的第一座城市森林公园,面积为11000多平方米,园内植被同样丰富得很,新植有银杏、元宝枫、揪树、梓树、银红槭等乔灌木20多种近500株,其中乡土树种占85%以上。整个园子就像一个天然大氧吧,很适合休闲散步、消夏乘凉、赏景拍照。园内还设置了三处“昆虫旅馆”,招蜂引蝶,富有情趣,吸引了众多孩子的目光。
据悉,这两处“城市森林”都是“拆”出来的。常乐坊城市森林公园之前是双安红莲市场花卉分市场。市场疏解腾退后,西城区政府通过民生工程民意立项机制,把这处腾退地块建成公园,解决了周边居住区缺少大片绿地的问题。而新中街城市森林公园的前身则是一片“城中村”,以前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经过四个多月的建设,这里已然成为一片生机盎然的都市绿洲。林间小路由鹅卵石和树桩铺就,高大的国槐、桧柏树下,成片的野花招来飞舞的蜜蜂和蝴蝶。
“留白增绿”是北京市“疏整促”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全市计划拆违还绿1600公顷。这其中,既包括集中利用腾退土地建设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温榆河湿地公园等一批大尺度公园,也有一批居民身边的口袋公园和“城市森林”。像常乐坊“城市森林”一样,按计划,全市今年要建设“城市森林”21处,16个区每个区至少一处。截至6月底,全市已实现拆违824公顷,任务过半,还绿面积相当于1.2个奥森公园。
尤其是城市副中心通州,通过大面积拆违,绿色空间大大拓展。其中,已基本完成工业腾退和违建拆除的张家湾、凉水河地区,将建成两座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大型湿地公园。而对于整个“副中心”而言,一个“千年之城”的建设目标仿佛就在眼前,即创建一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国家森林城市”。
与此同时,全市按照“先补后拆、拆一补一”的要求,半年内完成88个市场的疏解提升,在满足生态环境需求的同时,确保市民生活不受影响。上半年,全市还修补提升去年封堵“开墙打洞”点位4647处,新整治“开墙打洞”3218处,整治美化背街小巷360条,提升了城市品质,方便了居民生活。
从放弃“大而全”的工业体系,到“腾笼换鸟”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从中心城区“人跟功能去留”,到新城“提高自身综合承载能力”——非首都功能如何疏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一幅“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宏伟蓝图,正在通过我们的奋斗逐渐变为现实。(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