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危情四伏,切莫掉以轻心
人们常用“洪水猛兽”来形容某些可怕的事物。洪水之所以“猛兽”,在于其破坏性大、杀伤力强,会制造灭顶之灾,且往往猝不及防。日本,今年因洪涝灾害已导致二百多人死亡、数十人失联。泰国,6月23日一支青少年足球队训练结束后,去一处洞穴探险,因突降暴雨引发洪水,导致12名球员和1名教练员集体失踪。所幸的是,在泰国当局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国合力救援下,被困于险境的13人,竟然在18天后奇迹般获救。而据媒体最新报道,因短时间内三遇极端雷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山体崩塌致宝成铁路15趟列车停运;黄河潼关站现入汛以来最大洪水……
眼下,北京已经进入主讯期,其明显特征是降雨频繁,且雨量分布不均,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局地暴雨甚至大暴雨,还会伴有雷电、大风、冰雹等,不幸的事情往往会在一瞬间或不经意间发生,可谓“危情四伏”。
这不,受强降雨影响,眼下北京已经开启“看海模式”,全市积雨成灾,河流暴涨,有的村庄受困,密云、怀柔等地区的多条山区公路出现山体塌方及路面积水状况,造成道路阻断。市交通委提示,雨天行车应注意出行安全。
是呵,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安全防护很重要。大家还记得六年前的7·21特大暴雨吗?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短短十多天时间,就有79人葬身洪流,另有16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16亿多元。北京原本属于干旱少雨地区,却因洪涝灾害让这么多条鲜活生命瞬间消逝。而据气象预报,今年汛期北京市将连续出现强降雨,会造成河水暴涨、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我们真不希望再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
对于夏季防汛,政府自有政府的工作安排和防范措施。对于每个人来讲,多雨季节也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汛期出行务必要多留个心眼。在笔者看来,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养成每天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并遵照相关部门发布的信息,牢记有关注意事项,任何麻痹大意和心存侥幸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赴外地旅游也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不要选择在台风等恶劣气象条件下乘船出海,无奈之下出海时也要穿好救生衣。7月5日发生在泰国普吉岛的翻船事故,造成47名中国游客遇难,如此惨痛教训岂能不好好汲取?
二是出门前应做好家庭预防,关好门窗,电器尽可能拔离插座,特别是居住在底洼处的住户,要防止积水漫进屋内,避免触电伤人等事故发生。
三是主讯期尽量不要前往山区,特别是北京西部山区由于海拔地势的原因,暴雨随时都会发生,不仅会诱发中小河流洪水,还会发生山洪及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随时会置人以险境绝境。
四是遇到大雨,开车要低速慢行,尽量选择走大道,要注意观察低洼桥下的积水深度,不要贸然驾车涉水,谨防发动机熄火导致驾驶员溺水而亡。
五是注意防雷电,掌握一些逃生方面的知识。雷雨天气不要去大树下躲避,不要去地势高的地方,尽量不要接触金属物品,要提前关闭手机。一旦遇到滑坡、泥石流,切莫顺着滑坡和崩塌的方向跑,应向滑坡和崩塌方向的两侧逃跑,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安全防讯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常讲常新的话题。对于每个人来说,如何躲避“洪水猛兽”,怎样做到防患于未然,其实说难也不难,关键看是否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行动上有没有充足的准备,你说呢?!(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