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2018-02-01 08:13:47)
标签:

北京南站

刷脸进站

温馨服务

润秋服务

美好体验

分类: 一线传真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2月1日,为期40天的2018春运大幕开启,作为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局,北京铁路局再次承担起春运排头兵的任务。预计春运期间发送旅客3250多万人,高峰时段日发送旅客超过100万人。
    春运第一天,笔者来到北京南站,看到的是一幅幅秩序井然、温馨感人的画面。
    北京南站,一座高度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客运车站,是复兴号、和谐号等动车家族成员们集聚的地方,堪称“中国速度”的一个化身。每天从这里发往济南、青岛、福州、厦门、上海、杭州、合肥、哈尔滨、沈阳等地的列车接连不断,且极为神速,往往几个小时就可抵达目的地。今年春运期间,由于动车的便捷和舒适,加之学生开学与法定假日结束时间相近,节后返程客流将比往年更加集中,客流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近20万人,比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为此,北京南站将“平安、有序、温馨”6个字作为春运工作目标,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新举措,以确保旅客感受到节日出行的舒适与美好。具体来说,主要有四大招数。
    一是增强运力、保障出行。春运期间北京南站京沪高铁和京津城际均实行高峰运行图,同时加开了德州、安庆、大连、哈尔滨、长春、荣城等方向的14趟临客列车,最大限度地增加运力。
    二是优化安检、智能化通行。为提高旅客进站效率,他们调整安检区域空间布局,对安检查危流线进行优化,并增加安检设备,提升手检通过速度,延长快速进站厅的开放时间,避免旅客排长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车站在地下5号快速进站厅新增4台人脸识别系统设备,购了票的旅客只有持有身份证便可刷脸进站,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三是人性化服务带来候车新体验。车站增设12台手机充电设备,分布在进站口和换乘车辆的显眼位置,旅客通过扫二维码关注北京南站微信公众号,便可免费充电15分钟。对候车大厅8个卫生间进行升级改造,厕位由原来的128个增加至175个,其中女卫增加43个,有效地减少了女卫生间排队问题。卫生间内还增加了儿童洗手台、烘手器,并在每个厕位处增加了一个小的置物架,方便旅客放置手机、水杯等小物件。残疾人卫生间在增大面积、改善布局的基础上,增设了母婴卫生间的功能,配备了婴儿护理台、儿童座椅等设施,方便特殊旅客使用。车站新增19台站内导航问路机,可以为旅客提供详细的站内处所导航、车次信息查询、常见问题咨询等服务。在“润秋爱心服务区”新建约15平米的儿童娱乐区,内设滑梯、摇马等儿童玩具设施,铺设儿童地板,被众多家长点赞。
    四是信息化手段引领出行新潮流。车站进一步增强购票非现金支付功能,对所有人工售票窗口和自动售票机进行升级,目前均支持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方式。进一步完善微信公众号服务和信息功能,升级后的北京南站微信公众号可为旅客提供列车信息查询、车票查询、站内地图导航、重点旅客轮椅预约、公交查询、小红帽服务预约、常见问题解答等功能。进一步加强车站官方微博咨询服务功能,每天汇总列车开行情况,包括车票票额情况、服务举措、出行参考、购票检票、送站接站等信息,编制每日温馨提示内容,通过车站官方微博定时发布,为旅客出行提供参考。
    除了上述四大招数,北京南站的春运服务内容还有很多,比如继续发挥“爱心售票窗口”、“爱心进站通道”、“爱心服务区”、“医疗服务点”等品牌作用,建立咨询台、迎宾岗、流动岗和“润秋服务组”协调联运机制,确保广大旅客出行省心、放心、安心。总而言之,就是让人民共享铁路改革发展新成果、让游客春运回家路体验更美好。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上图:北京南站候车大厅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上下图:进站可以刷脸,买票不用排队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上图:以全国劳模张润秋命名的“润秋服务”是北京南站的服务品牌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上下图:环境优雅,井然有序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上下图:用温馨的服务伴欢乐旅行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北京开启春运模式,刷脸进站——“走您”
(董聚山  文并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