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让斑马线”何以知易行难?

(2017-06-27 08:57: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礼让斑马线”何以知易行难?

    据媒体报道,6月初广西南宁搞了一场“礼让斑马线”的网络直播,这场主题活动旋即成为“网红”。连续3天的直播引发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围观和点赞,瞬时最高观看人数超过100万。直播现场的数据统计,斑马线的礼让率达到80%以上,其中95%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都会礼让。

    说实在话,较之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这个“礼让率”并不算高,但网民普遍表现出一种“我很满意了”的态度。这是因为国内很多城市的“斑马线上的礼让率”实在是太低了。就拿北京来说,虽然外地游客觉得北京的交通秩序还不错,但斑马线上的抢道行为还是司空见惯。照理说北京在这方面也没少下功夫,关于“做文明有礼北京人”社会宣传动员活动,大张旗鼓地开展好几年了,并一直把遵守交规作为宣传重点。近年来,还在交通路口设立提示牌,拉上宣传横幅,并派出很多交通协管员、志愿者在路口把守,产生一定效果,但“礼让率”整体上看仍然不高,道路上的“速度与激情”经常上演。在通过斑马线时,要么机动车一脚油门、鸣着喇叭飞速疾行;要么行人遇红灯时仍停不下来,习惯性地凑成一拨、见缝插针地闯红灯。结果,本该相互礼让的斑马线,反倒成了“谁牛谁先走”的竞速场,给交通出行埋下很多安全隐患。

    公安部交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国在斑马线上发生的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约1.4万起,共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的事故占了总量的90%。前不久,某地一名女子在街道斑马线被汽车撞倒,并遭遇二次碾压身亡,场面令人惊悚。北京仅在去年就出现类似事故322起,死亡121人,伤258人。由此可见,斑马线上的安与危,主要是看机动车是否能做到礼让。当然了,行人也不能任性,“红灯停、绿灯行”这一基本“马路公约”还是必须要遵守的,那怕是深更半夜道路上没有车辆行驶也不行。

    城市的交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斑马线上。换句话说,能随时随地看到“礼让斑马线”的城市,公共文明一定错不了。

    既然“礼让斑马线”这么重要,那么我们的城市管理为什么就管不好这件事情呢?说到底,开展社会宣传动员是一回事,也是非常必要的,但要真正管好管到位,就必须施以刚性的法律约束。像美国,违反交通规则的所有行为,似乎都得用罚款来说话,钱罚得人心疼落泪了,才会长一些记性。再如日本,不遵守交规被罚款是必须的,很多情况下(比如,排队加塞等)还要被警方拘留,多丢人呀!下次恐怕是不敢了。还有中国的酒驾,严密监视之下被容易被逮着,轻者罚款、记分、扣驾照,重者还要入刑。对于我们这个机动车数量已经接近3亿的国家来说,交通文明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如果我们城市的斑马线上也有国外那样重的处罚,说“法不责众”那是假的。重罚之下,别人敢不敢违规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敢,一定会自觉礼让的。

    的确,斑马线上的文明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北京作为首都,是首善之区,在“礼让斑马线”上也要做出表率。据悉,北京市从6月15日起正式启动路口秩序环境综合治理,机动车遇人行横道不避让行人将罚款200元、记3分,非机动车闯灯越线也将被罚款20元。规矩有了,还要靠严格执行。愿能通过更多更严厉的法律手段,呵护斑马线上的文明,让“礼让”成为古都北京的亮丽风景。(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