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之上感受“中国速度”
本周,北京首条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S1线开始开通运营前的联调联试。年底前可实现7站6区间载客试运营,从门头沟到石景山只须十几分钟。
磁浮列车,也称磁悬浮列车,笔者早在多年前就听说过,颇感美妙和神奇。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中国是继德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磁悬浮技术的国家。2003年1月,我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买自德国)开始在上海磁浮线运行。2015年10月中国首条国产磁悬浮线路在长沙成功试跑,时隔半年后,中国首条国产中低速磁悬浮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眼下,“玲珑号”磁悬浮列车将飞跨永定河、驰骋在北京地区,且装备技术完全国产化,堪称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发展史上的一个大事件。
然而,如此重大事件,国内媒体似乎并不怎么上心,公众对之也没多大反应。就在笔者疑惑之时,一位媒体朋友一言道出天机:“不是事件本身不重大,而是特别重大的事件在如今的中国太多了!”
想想也是,远的不说,仅最近一两年,中国发生了多少鼓舞人心的重大事件啊!从国产大飞机C919起飞、“彩虹”太阳无人机攀上2万米天空,到国产航母下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世界深潜纪录;从“墨子号”量子卫星实现“一步千里”的历史跨越,到“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完成“空中加油”,宣告中国航天即将迈进“空间站时代”;从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到全长55公里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横空出世……有多少个“中国制造”、“世界之最”频频闪现在古老的神州大地啊!以至于国人产生“审美疲劳”,对“中国奇迹”不足为奇、习以为常了。
就拿“中国铁路”来说,如今的中国已经昂首跨进“高铁时代”。2011年6月30日,北京至上海的京沪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全长1318公里,这是世界上运营列车运行试验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2012年12月1日,哈尔滨至大连的哈大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全长921公里,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季节性的冻土地区的高速铁路;2012年12月26日,北京至广州的京广高速铁路全线通车,全长2298公里,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2014年12月26日,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兰新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全长1776公里,这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全长653公里,这是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据悉,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还将“京台高铁”列入其中,这条高铁线路从北京,经衡水、荷泽、商丘、合肥、黄山、福州,至台北,这将是我国八条纵向的“主通道”之一,并将成为未来中国高速铁路网的骨架。
对于民众来说,中国高铁的最大好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快速便捷的交通,缩短了与亲人和风景名胜之间的距离,让一日双城不再是梦想,让“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了更多的出行选择。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总里程达12.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另据去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披露,到2025年,我国铁路网规模将达17.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将达3.8万公里,10年间将会翻一番。到2030年,中国铁路网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说到内外互联互通,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的确,中国正在通过铁路联通世界,从蒙内铁路到中巴铁路,从雅万高铁到两洋铁路,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把铁路铺向世界。中国铁路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过硬的质量,中国铁路不仅为世界铁路确立了新的“中国标准”,更随着其加速拓展的铁路网络,逐步打破地区封闭,把世界联成一个更紧密的整体。目前,总投资预计超过20亿美元、纵贯东南亚的大通道“泛亚铁路”,横跨哈萨克斯坦、伊朗、土耳其、德国等亚欧国家的“新亚欧铁路”,连接中国、蒙古国的中蒙国际铁路,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或已列入建设议程。日益延伸的铁路线,正在越来越密集地交织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版图上,文明之间的对话将不再有距离感,“美美与共”不是梦。
从建设世界规模最大的高铁网络,到演绎举世惊艳的“中国速度”,所有这一切,印证了一个古老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一个伟大时代正在成就人类的共同梦想。(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