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余秋雨翰墨展,听先生讲中华文化之美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的个人书法作品展——余秋雨翰墨展,于5月25日至6月5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这不,端午节刚过,听到展讯的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立即前往。也许是机缘巧合吧,在这个神圣的艺术殿堂,我不仅饱赏了余秋雨先生的书法艺术,还有幸聆听了余先生讲授的“中华文化之美”——此乃中国美术馆今年以来举办的首场“大师讲大美”讲座,恰巧被我赶上了,你说这是多么幸运!
在中国乃至世界很多地方,“余秋雨”3个字就像一张金灿灿的文化名片,想不知道他都难,仅凭其《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几本书,就足以奠定其在文坛的地位。当然了,余先生的艺术涉猎之广、成果之丰硕,是很多学者和艺术家所望尘莫及的。这里,我最想说的是,余先生不仅满腹经纶,著作等身,而且也是当代最为成功的文化传播者之一,不说别的,单就“央视青歌赛综合素质评委”这一角色,就能够让亿万观众为其渊博才学和非凡气质所倾倒。
此次听余先生讲“中华文化之美”,感觉时间是在不经意间溜走的,可见他的讲座是多么的吸引受众——尽管先生在开场白中讲道,今天的讲座,主题宏大,内容宽泛,又有一定的学术性,听起来可能会感觉枯燥。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历经文化苦旅的他,既博学卓识,又诙谐风趣,即便是些枯燥的概念性东西,也会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从夏商周甲骨文的线条之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文化奇观、汉代文化艺术的全面勃兴、魏晋风流名士的趣闻轶事,讲到唐代诗歌艺术的百花争艳、宋代文化的开放包容气象、元明清时期的文学戏曲的巅峰之作;从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屈原、司马迁、曹操,讲到王羲之、吴道子、李白、苏轼、关汉卿、曹雪芹,等等,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那些璀璨耀眼的文化巨星是那样的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博大精深的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大美之道,历代华夏儿女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都被余秋雨先生如数家珍、情景交融地呈现出来了,实在是让人受用、令人折服。尤其是余先生讲到,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直延续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时,全场爆发雷鸣般掌声,那种文化自信陡然增强,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
回头再说余先生的书法,我不敢讲他是中国最顶尖的书法家,但可以说他的书法很美、很有韵味、很有传承,浑然天成,颇见功力,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悠长。坦率地讲,这并是每位书法家都能达到的境界,包括某些著名书法家。再想想,这也不足为奇,各类文化艺术本来就是相通的,过于强调专业的界限反而会束缚人的艺术细胞,何况是像余先生这样的“用自己的体温触碰历史灰烬深处的温度”的大家,写得一手好书法岂不是水到渠成、信手拈来的事,你说呢?!
上图:听余秋雨讲“中华文化之美”
上下图:与余秋雨面对面

上书:文化苦旅笔走千年 山河之书由天来写
寻呼良知群峰震撼 君子之道止于至善(大尺幅书法作品)
上书:一片冰心万壑松声(小尺幅书法作品)
上书: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上书:非山不登,非诗莫吟,非高不仰,非善莫亲
上书:千佛崖
上书:炎帝之碑
上书:法门寺碑
上书:大觉无语(小幅书法作品)
上下书:历险自勉歌(大幅书法作品)


上书:辞官独步九千日,挽得文词八百万(大幅书法作品)

上下面:书美、墨香、境雅


上图:余秋雨先生接受吴为山馆长为他颁发的荣誉奖牌(吴为山为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艺术家)
上下图:坐在台下的余秋雨先生
(董聚山
文并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