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五塔寺,过一个五色五香的端午节 
应千龙网之邀,今年端午节小长假有幸到北京五塔寺过一个五色五香的传统节日。
五塔寺位于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动物园之间的河道沿岸,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原名真觉寺、大正觉寺,因寺内建有五塔,矗立于金刚宝座之上,故而俗称五塔寺。五塔寺金刚宝座塔,外观清丽秀美,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坚如磐石,堪称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外文化结合的典范,令人叹为观止。
今年端午节,五塔寺举办了以“五色五香”为主题的端午文化嘉年华活动,内容包括:五彩连台——民俗文艺演出,五谷丰登——包粽子比赛,五彩斑斓——书画笔会,五子登科——五子棋小棋王争霸赛,五行八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展示与互动,等等,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陶冶思想情操。
过去每到端午时节,老北京的胡同街巷就响起了“粽子儿包,江米藕呵!”“鲜樱桃来,大桑葚儿哎!”的吆喝声。吃粽子、插艾叶、系五色丝、喝雄黄酒等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内容。其实,在我国大江南北,端午节的讲究都不少,其中食粽子、龙舟竞渡是“标配”,一些历史人物被融入其中,被永久纪念和传颂着。如春秋时期的吴国名臣伍子胥、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东汉孝女曹娥,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一是来自先秦时期的“恶日”说,当时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恶日被视为“恶魔”作乱的日子。最初民众在端午举行祛疫避邪的各种仪式,展现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端午节的习俗逐渐增多,内涵日益丰富,传播区域不断扩大。端午节传达的忠孝节义等道德核心价值,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凝结为一种思想精华和民族精神。
据相关文献记载,早在1200多年前,中国的端午节便传到韩国,逐渐形成韩国本土的“江陵端午祭”。在日本平安时代(794年至1192年),端午文化被引入贵族阶层,后演变成祝贺男孩诞生并祈求男孩健康成长的节日。在东南亚地区,纪念屈原、吃粽子、赛龙舟等端午习俗一直被当地华人传承着。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快速推进,相信端午文化将被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同,并发扬光大。
上图:巍峨壮观的五塔寺

上下图:“五彩连台”文艺演出


上下图:“五彩连台”文艺演出


上图:包粽子比赛进行中


上下图:石刻拓片现场展示与互动


上下图:非物质遗产手工艺展示与互动


上图:五子棋小棋王争霸赛
上下图:五彩丝线粽,现场传艺,精心制作

上下图:端午文化源远流长


上下图:这里还是中国石刻博物馆,令人眼界大开


(董聚山
文并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