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共享单车何以成了“没娘的孩儿”

(2017-02-22 14:04: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共享单车何以成了“没娘的孩儿”

    楼下停放一辆黄色自行车,就是这些天京城满大街骑行的那种崭新的共享单车,小巧玲珑,惹人怜爱。可是上前一看,发现这辆单车竟然没有上锁。再瞧瞧车况,除了尾灯破损外,别的地方倒没看出啥毛病。我有意在院里骑行了几百米,感觉还不错,只是没人招呼我停下,只好将车子放回原处。

    望着眼前这辆共享单车,我心里思忖:是谁把车子放在这里?又是谁损坏了它?车没上锁又是怎么回事?倘若有人刷了卡而又忘记上锁,进而人车永久分离,经济损失岂不就大了。假如是有人刻意破坏车子,抓住企业经营方的管理漏洞,设法撬开车锁,其行为可就太可恶了!长此以往,可怎么得了?

    我的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大量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出行方便多了。共享单车的优点是便捷、适用,代表了绿色出行的理念,解决了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而且对于雾霾和交通拥堵的减轻都有好处,因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人们普遍欢迎。然而,要说心存这样那样的担心也并不多余,我经常看到一些共享单车毫无道理地胡乱停放,不仅影响交通,还带来安全隐患。特别是一场风雨过后,这些车子不仅沾满灰尘、泥巴等污物,而且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它们就像没娘的孩子,没看到有人去上前扶一把。更加令人担心的是,有的人竟干起了偷盗共享单车的勾当。

    据媒体报道,有一位姓关的男子,虽然有着研究生学历,月收入超过万元,却缺少道德和法律这两根弦,竟将路边的共享单车据为己有。为了使用起来“心安理得”,关某将单车喷成了黑色,还加装了儿童座椅,并专门找车行改装。庆幸的是,车行老板和顾客发现共享单车被关某“私有化”之后,选择了报警,关某因此被治安拘留14天。这也算是一种报应吧!不过,更多的负面消息,依然令人不安。比如,有人给单车加上自己的锁,共享变私享了。有的骑到目的地,随手一扔,管它占不占道,是否会造成损坏。还有一些不法行为涉嫌竞争对手的恶意破坏。比如,共享单车受青睐,等于是开黑摩的者饭碗被砸。开黑摩的者“一言不合”就砸共享单车。我想,不管是关某人之类的贪婪之徒也好,还是开黑摩的者也罢,对共享单车都会图谋不轨,构成潜在威胁。倘若共享单车的投资和运营方,不从管理手段和道德约束方面想法子,类似的损坏和偷盗现象将不可收拾。

    毋庸置疑,共享单车是互联网经济的产物。这一“新经济”现象,目前在我国受到追捧,并且后来居上地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可喜可贺,表明了中国人的创新动力有多足。只是有些事情还是循序渐进好,共享单车的企业和资本在开发市场时,除了考虑社会需求外,还要预料到一些负面的东西,应学会用“规则思维”引导和约束公众行为。比如,我们的道德水准远没达到路不拾遗的程度,街上的人行道和骑行道也常常被机动车辆蛮横地占领。面对不良社会现象,除了加强宣传教育之外,还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迫使大家提升道德水准,增强法律意识。就共享单车而言,只有给予看得见的保护,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继共享单车在一些城市风靡之后,近段时间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共享汽车”也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十余个大城市出现。这些“共享汽车”不仅模样时尚、酷炫,而且可以通过手机下单即可租用,随叫随走,租车费用低于城市出租车的运价,受到消费者青睐。

    同网约车、共享单车一样,“共享汽车”是新生业态,也是“共享经济”,既可以满足众多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又能够让经营企业获得利润,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的优势。眼下最为令人担忧的还是管理问题,一方面需要制订维护汽车出租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从扶持和监管上要未雨绸缪多措并举。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必须面对和经受的新考验。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切实担负起保驾护航之责,愿“共享汽车”一路走好!(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