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雾霾来了该怨谁?

(2016-11-11 12:16: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雾霾来了该怨谁?

    进入11月以来,北京持续遭遇重霾,市民“霾怨”声四起。专家指出,这是由于污染气团的长距离传输,叠加本地燃煤、工业和机动车排放的结果。

    其实,这一段时间重霾频频光顾的不只是北京,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同样遭受“十面霾伏”,很多城市出现PM2.5浓度“爆表”,由此造成交通事故频发,高速公路被迫关闭,严重影响了民众的健康与生活。特别是上海,因雾霾笼罩发生两起多车追尾事故,造成9人死亡、43人受伤,令人触目惊心。

    有人说,重霾频袭都怪政府不作为、乱作为!这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目前确有一些地方政府不怎么作为。比如,最近黑龙江的哈尔滨、大庆等地区,明明雾霾持续“爆表”超24小时,却不预警或低级别预警,且企业排放问题依然突出,重点排污企业没有按照预案要求制定应急响应实施方案,或应急响应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由此,这些地方政府的行为被国家环保部昭告天下,其负面形象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想必黑龙江的省市领导们现在都是一脸的窘态,就等着上面问责吧!

    相反,河北省最近却就环保问题铁腕追责、“大开杀戒”,干了一件言必信行必果、深得民心的事。省里通报了6起环境保护方面问责典型案例,对487名责任人严肃问责,其中厅级干部4人,处级干部33人,企业主要负责人7人,省环保厅副厅长李葆、保定市发改委原主任张丽娟等5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实属罕见,令人拍手称快,由此产生的震慑作用显而易见。

    是呵,环境保护重在问责,问责则必须同真金白银和乌纱帽紧紧地挷定在一起,让违规排放的企业付出惨痛代价,让没有履职尽责的相关领导卷铺盖走人,对徇私枉法、环保数据造假、干预环境监测和执法的责任人绳之以法。唯有如此,雾霾乃至其他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令人神清气爽的“APEC蓝”“奥运蓝”才会成为环境的“标配”。

    然而,环境保护也不能仅限于政府买单、领导问责,对于每一位公民包括你我他,似乎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何为雾霾?雾霾是大气污染物堆积、难以扩散的结果。面对雾霾,也许我们觉得很无辜,也许充满怨恨,但很少有人想到,自己原本也是雾霾这个“麻烦”的制造者,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产生雾霾。比如,我们用过的一次性餐具,拆开快递后扔掉的包装物,每天乘坐的机动车辆,等等,其实都是在制造雾霾等污染。因为有垃圾产生就会有污染排放,有能源消耗也会有污染排放,小到洗脸洗澡、烧水做饭、制冷取暖,大到驾驶机动车、装修房屋、开办工厂,都会造成大气污染物的堆积。

    其实,每个人只要生活的正常一些,即便产生一些污染物,也有情可愿,且这些污染物基本在可控范围之内。换句话说,日常生活中,只有我们心里时刻想着环保,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就基本上尽到了一个公民的责任。然而,世界上有些人太过疯狂,缺少起码的做人素养和社会公德,而且最爱给环境过不去。他们有了钱就任性,出门开大排量轿车,宁肯堵在路上,也不会选择乘坐地铁、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他们网上购物“买买买”,过一段时间便当作垃圾“扔扔扔”,全无爱惜物品之心;他们在单位的办公室经常将空调和窗户同时打开,随意浪费国家的水电等资源,也无一丝愧疚和负罪之感,完全将一个人的良知“霾化”了。为此,从单位到社会,都要就“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爱护家园人人有责,污染环境等同犯罪”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让每个人彻底明白,你我都是雾霾的制造者,面对雾霾谁都不能独善其身、置身度外,都应该有所作为,少给大气添负担,多为环保做贡献。只有大家以阳光心态,积极行动起来,可恶的雾霾才能远离我们,朗朗晴空、朵朵白云才会停留在我们身边。(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