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防洪神器,只有那些不怕死的人

(2016-07-12 12:03: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没有防洪神器,只有那些不怕死的人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普降暴雨,多个省(市、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很多城市、村庄陷入泽国,再加上冰雹、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每天都有一些同胞因洪涝等灾害而遇难或因抢险救灾而牺牲。在这非常时期,悲痛之情是难免的,但无论是奋战在抗洪前线的部队官兵,还是坚守在防汛抢险最前沿的党员同志,大家都抱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人在堤在,严防死守;洪水不退,我们不撤”。

    然而,即使在这危急之时,仍会有一些嘈杂的声音不合时宜地冒出,说风凉话者有之,恶意混淆是非者也有之。这不,有人以愤青的口吻,吐槽和嘲讽南京市一位女性副区长“抗涝还摆拍”,殊不知人家这位副区长大病初愈,仍主动请战赶赴防汛第一线,且因身体不适再次入院治疗。还有人乱骂三峡大坝、指责让救灾军人啃馒头,其实他们并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更有人说风就是雨,拿德国的“防洪神器”与“中国沙袋”PK,抱怨中国的抗洪手段太落后,指责相关部门不作为,但他们哪里知道,所谓有德国“防洪神器”,其实是一种装配式防洪墙,类似的防洪设施在浙江多地已有尝试,只不过是德国防洪墙价格太高,且局限性强,只能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使用。防洪沙袋虽说“土了点儿”,但世界各国都在用。如,今年6月在德国水灾最为严重的因河畔辛巴赫镇,当地人同样在使用沙袋等抗洪装备。难道抗洪沙袋只配贴上中国标签吗?

    就像长枪、短炮、大刀、长矛各有各的妙处一样,一些人原本认为的那种万能的“防洪神器”或许压根就不存在,只不过是某一种器物在某种场合比较适用一些罢了。我们的抗洪抢险虽说没有“神器”,却有很多不惧狂风暴雨,甚至不怕死的人。在南方地区暴雨,洪水、台风肆虐的日子里,他们的英雄壮举感天动地,成为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保护神。

    6月20日,江西省鄱阳县滨田河向阳吁发生64.7米决口,凶猛的洪水将向阳圩周边淹成汪洋一片,万余亩农田被淹,5600多名群众受困。武警水电二总队官兵闻风而动,滔滔洪水中,党员本色尽显;危急紧要关头,党员立身为旗,谱写了一曲抗洪之歌。他们当中,有双腿浮肿、嗓子嘶哑、皮肤晒脱皮,但一刻也不下火线的总队副政委熊壮中;有亲人被洪水围困家中,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续奋战32个小时转移受困群众的战士党员程皇孝;有连续数日高强度作业、双眼被弧光刺痛灼伤,却不肯放下手中焊枪的士官党员赵传明。

    7月9日,悲壮的一幕发生在抗击台风“尼伯特”一线:驻闽部队3名战士刘景泰、林边建、涂仁兵,在随部队救援途中被泥石流卷入江中。几十分钟后,林边建、涂仁兵两名战士被发现,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而班长刘景泰却至今不见踪影。

    入汛以来,全国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的范围之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重都为历年来所少见,仅长江流域就经历了多轮强降雨,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截至目前已经造成4900多万人受灾,222人因灾死亡失踪;相关省市累计紧急转移危险区群众近300万人,解救洪水围困群众87万人,有效避免了更多的人员伤亡。但据最新汛情发布,眼下新一轮强降雨来临,多地面临的防汛压力更大了,悲壮的“剧情”还在继续上演,更多的抗洪勇士必将涌现出来。在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亲切地道一声“珍重”!

    谁说和平年代缺少英雄本色,每当国家有难,总会有很多人挺身而出,接受大考;每逢危急时刻,总有一些人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无论在地震救援现场,还是在抗洪抢险前线,无数枚佩戴在胸前的党徽在熠熠闪光,处处可以看到李向群式的抗洪英雄。他们在惊涛骇浪中托举起群众生命安全,用钢铁一般的意志坚守阵地,勇猛顽强地与洪魔搏斗,展现了党员、军人、武警等战斗群体的大无畏精神,谱写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崭新篇章。(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