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多下去走走,也要常上网看看
新闻界有句经典名言:“脚板底下出新闻”。作为领导干部,“用脚下基层”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不是曾经有句形容官员“四风”问题的顺口溜吗?什么“早上跟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下午随着骰子转,晚上搂着裙子轮”。这样的官员即使到了基层,也难以发现和解决问题。前几天,有位领导干部批评下属官员:“为什么记者发现的问题,你们发现不了?”可谓一语中的。原因就在于,人虽说下基层了,脚板却没沾上泥土;身子下基层了,心却没有跟上,还停留在觥筹交错、轻歌曼舞的温柔富贵乡里。可见,“用脚下基层”并且身到心到,的确非常重要,体现了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
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可以说,这是群众路线最朴素的方法论。像“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一腔热血洒高原”的模范共产党员孔繁森,等等,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干部的楷模,就在于他们坚持用双脚丈量基层,全身心地为百姓解决难题,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地造福一方。
然而,时代在飞速发展,互联网在日益普及,“上网”二字已成为很多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据悉,目前中国大陆网民数量已达6.88亿,占总人口半数以上,比整个欧盟人口数量还要多。当网络舆论场成为民意的主要集散地时,也理应成为领导干部重点关注的地方。如果能够经常上网看看,知道论坛里讲些什么、微博里发出什么声音,各种帖子、评论表达什么诉求,自然也就知道工作中还有什么失误、偏差和没有解决问题,以及奋进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平时不上网,即便上网了也不敢发声,像作贼一样东躲西藏,唯恐身份暴露招惹麻烦,更怕说错话、隐情外泄引火烧身。如此畏惧网络、害怕与网民交流,自然也就无法去廓清社会上的模糊认识,化解群众的怨气怨言,更不要说接受网络监督、回应民众诉求、关切百姓利益了。更有领导干部将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简单粗暴地进行删帖、拉黑,避之唯恐不及。即便是被上级明令非走“网上群众路线”不可的时候,有的官员仍习惯于打官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用空话套话车轱辘话来对付,一味地敷衍搪塞,以至于对公共危机事件麻木不仁,贻误了引导和处置的良机,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处在互联网时代,勤走善走“网上群众路线”,同“下基层”一样,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领导干部不仅要有为民情怀,还应转变观念,既要多下去走走,也要常上网看看,主动与网民交流,并学会网言网语,摸准网民的心思,掌握沟通艺术,让网民愿意听你说、喜欢听你讲。当然了,对网民的逆耳忠言甚至“拍砖”,也要有足够的胸襟、雅量去接受,努力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