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岂容“号贩子”祸害百姓
春节快到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想歇歇脚,我也很想说点“过年话”增添些喜庆气氛。然而,这些天“女孩怒斥号贩子”这件事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对这种为非作歹、祸害百姓的社会现象痛彻心扉,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应该站出来发出正义之声,为这个社会增添一些正能量。
毋庸讳言,网上热传的“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黄牛”的视频,发生在北京广安门医院,引爆了社会的不满情绪,对于这种不该承受的苦难,相信很多人都经受过。一个300元的专家号被“黄牛”炒到4500元,所有的号源基本都被“号贩子”霸占了,普通人挂号,那怕你整宿整夜地排队,天天排第一,也照样挂不上。这种愤怒,已经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极限,难怪女孩怒斥“号贩子”时声泪俱下、字字泣血!难怪马未都先生在博文中称看了该视频,比女孩还愤怒,比女孩还寒心,比女孩还无可奈何,并且说作为北京人面对女孩怒斥羞愧难当。
然而,涉事的医院似乎没有一丝羞愧,事后很快回应称“此次事件无保安参与倒号的行为及证据”。此番推脱的声明无疑让网友心情雪上加霜,“号贩子”天天恶神凶煞地霸占着挂号大厅,还要什么证据?权且相信没有保安参与,那保安是干什么吃的?他们天天看着“号贩子”祸害着本来就患有重病遭受不幸百姓,难道就没有出手相救的责任和义务,起码也应该向公安110报警呀!至于“号贩子”有没有与医院其他人员勾结,以及医院将采取什么应对措施,院方却只字不提,讳莫如深,只是用一些没用的空话套话来应付,能让公众买账吗?
更为严重的是,就在“女孩怒斥号贩子”、万众愤怒之时,媒体记者以患者身份,到广安门中医院进行新闻调查,仍有“号贩子”以1500元至6000元的价格向记者兜售“专家号”。“号贩子”说,加钱多少与这个专家的“热度”有关,如果需要帮忙挂号需要提供“病人的名字和身份证号”,并提前收取一至两百元不等的“预约定金”,到点了直接来看病就行。还有的媒体记者兵分多路来到北京几家著名三甲医院,亲身体验发现,很多“号贩子”仍在顶风作案,号称“北京三甲医院专家号都能买到”,甚至连保安都能提供“号贩子”的电话。由此可见,“号贩子”猖獗到什么程度了!
对此,北京市计生委表示,对“号贩子”现象尤其是医疗机构内部个别不法人员内外勾结的行为,始终“零容忍”。但究竟怎么个“零容忍”,应该给公众一个交待;倘若真的“零容忍”,“号贩子”还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如此猖獗吗?国家卫计委也发声了,责成北京市卫计委认真调查,并要求医院配合公安机关打击倒卖医院号源的行为,并严查医院“内鬼”。北京警方也出手了,抓获了多名“号贩子”,并成立专案组展开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然而,效果到底怎么样,还要靠实践来检验。
坦率地讲,医疗机构也有他们的难处。相比全国各地的医疗资源现实,虽然北京的大医院集中扎堆,但架不住全国的众多患者都往这里跑,由此让北京各大医院的“专家号”成了典型的稀缺资源。在巨大收益面前,“号贩子”什么卑鄙手段都使得出来,内外勾结似乎也成为公开的秘密。然而,由于法律惩处的乏力,政府职能部门或执法部门又习惯于运动式作战,致使“号贩子”与医院内部人员沆瀣一气,形成一股股黑恶势力,天天祸害着百姓。
可以说,正是由于“女孩怒斥号贩子”这段视频的热传,戳中了公众的痛点,引发民怨民愤完全在情理之中。“号贩子”倒卖“专家号”,干的是趁人之危的勾当,阻碍了患者就医,加重了百姓的医疗负担和病患者的危险性,同图财害命没什么两样。但在这种邪恶势力面前,无论怒斥也好,集体讨伐也罢,都无法遏制“号贩子”的行为。即便在专项行动中,警方和司法机关也没有太多的法律手段可以使用。拘留几天,低额的罚款,根本伤不着“号贩子”的筋骨,屡禁不止、边禁边倒、前禁后倒——“号贩子”越打越猖獗,分明在嘲笑我们软弱的法律。
由此看来,滋生“号贩子”的土壤,除了全国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分级诊疗制度尚未普及、过度医疗造成大医院“一号难求”外,主要是因为在挂号流程上存在着技术漏洞,在治安防控上存在管理漏洞,在惩处方式上存在着法律漏洞。只有从上述几个方面各个击破:堵住技术和管理漏洞,让实名制就医“名副其实”;及时修法,对倒卖医院号源者施以入刑等重典;增强法律威慑力;加快推进医疗改革,均衡优质医疗资源,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号贩子”祸害百姓的恶行。(董聚山)
两篇博文被推荐到新浪草根名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