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义城乡居民就业何以顺风顺水?

(2015-06-15 07:46:51)
标签:

城乡居民

服务圈

顺义

顺义区

村民

顺义城乡居民就业何以顺风顺水?

    日前,我们到北京顺义区采访“一刻钟就业服务圈”,尽管事先做了一些“功课”(看了有关材料),但所见所闻还是让我们很吃惊,没想到顺义区城乡居民就业如此顺溜和充分,村民的生活过得这般滋润和甜美。

    我们采访的地点选在牛栏山镇芦正卷村,如今村民们早就不种地了,村里的集体土地就么被开发区租赁了,要么用于经济地,发展养殖种植、绿色经济什么的,呈现出别样的盎然生机。对于村民就业状况,可以用“顺水顺水”来概括,即每个劳动力都能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即便年老体衰却仍然闲不住的人,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干)。至于村民收入状况暂且保密,不过用24个字可以窥其一斑:吃饭讲究营养健康,穿戴追求质地品牌,旅游观光成为时尚。

    岁月悠悠,抚今追昔,芦正卷村的苍桑巨变令人感慨。曾几何时,芦正卷村还是一个穷的叮当响的贫困村。1961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在顺义城镇农村视察时,来到了牛栏山公社芦正卷村。那时的芦正卷村,沙地多,产粮少,社员收入低,人均分配仅42元。村里最大的难题是缺水,全村100来户人家,只有一口井,家家五更天起床排队挑水,吃水很困难,用水浇地就更谈不上了,庄稼收成全看老天的眼色,小麦、玉米的亩产不足百公斤。面对乡亲们一双双热切的眼神,小平同志承诺:“尽快让芦正卷摆脱贫困的面貌。”随后,小平同志指示为村民打两眼井,一眼用来解决吃水问题,一眼用于灌溉农田。不久,上级派来打井队进驻村里,开工那天,村民们喜出望外,扶老携幼来到现场观看,将施工现场围个水泄水通。深80米的吃水井打在了村南,旁边还建起了一个水泥罐,利用管道将水引到村里的采水点,让村民吃水少跑了好多路。 8个月后,两眼井相继完工,村民们吃上甘甜清冽的新井水。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新井变老井,已经沧桑斑驳,但却散发出别样光芒。它承载着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爱,见证了芦正卷村的巨大生活变迁,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芦正卷村只是顺义区的一个缩影。在如今全区19个镇、6个街道、430多个村子里,可谓村村都生活富足,心想事成,令人羡慕。这与全区城乡居民实现充分就业有关(就业率达95%以上),主要归功于全区致力打造的“一刻钟就业服务圈”,即村民走出家门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有劳动和就业服务网点,享受便捷的就业指导服务,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我们知道,目前我们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类似的建设规划顺义也有,那就是“一圈一带”,“一圈”即打造“一刻钟就业服务圈”,“一带”即全区范围内各个村镇均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当然了,不可否认,顺义区在就业环境上还是有优势的,该区地处京郊,有着良好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强大的产业基础,如空港物流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等。但在打造“一刻钟就业服务圈”上,还是有诸多新意并付出很多努力的。他们让就业服务站点遍布村镇、街道,并配备有就业和社会保障专职人员,以“主动性、个性化、诚信、高效”为服务标准,为企业和城乡劳动力提供一门式接待、一站式服务、一对一援助。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打造就地就近、及时、精准、均等的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亮点品牌,有效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区、经济功能区、街镇分别设有就业服务专员,对项目、企业进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同村里的就业服务站点进行无缝对接,一方面全面掌握本区域内的人力资源信息,及时帮助企业选人用人;一方面通过用人推荐、岗位置换等途径,促成城乡居民就地就近就业。他们还利用“绿港就业快车”网站、就业服务热线、短信平台及QQ群、微博、微信等手段,全方位织就就业信息服务网络,让每一个城乡居民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工作选择,并通过各种技能培训、岗位升级培训(政府买单),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品质。即便是一些老年人想得到从业机会,也可通过“银发工程”得以实现,即着眼高端需求,为拥有高级工程师、园艺师等头衔的人才,提供再展身手的岗位;考虑到低端的实际,对于没啥专业技能而又想发挥余热的年老者,则有保洁、保育、保安等岗位供其选择。

    总之,顺顺当当工作、快快乐乐挣钱、美美满满生活,是顺义区各级政府和城乡居民的共同愿望。愿顺义的就业工作顺风顺水,一路走好。(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